慈溪新闻网讯近段时间,市中医院内科接到不少这样的患者,他们一上来就问:“医生,我总觉得没力气,精神不好,老想睡觉,胃口也不好,该怎么办?”对此副主任中医师裘磊说,这些症状大多由湿邪诱发,夏秋之际要当心“惹湿”上身。
30出头的余女士平日注重养生,最近她常常翻看些养生保健方面的书籍,从中了解到“湿气”一说。她一对照,老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上腹部总是胀闷闷的,便到医院检查。一看检查结果,肝功能、血常规、B超等数据都是正常的。这是怎么回事?中医师一看她的舌头,再问排泄,诊断正是体内湿气重导致。
裘磊医师介绍,从中医理论上说,每年夏秋季交接时,外界湿气重,也最容易侵入人体。什么是“湿邪”?有哪些症状?医生说,在中医里,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属阴邪,它的一个特点是“湿性重浊”,主要表现为乏力、胸闷、关节酸痛、小便浑浊、舌苔厚腻等症状。
“湿气重不重,一般从舌苔可以判断。”裘磊说,如果舌苔又白又厚,那就很有可能是湿气过重。不少患者还有这样的感受,总是觉得头像裹了个什么东西似的,很重,老想趴着;小便不畅,大便粘滞,甚至有的女性带下粘稠腥秽等,总觉得“不爽”,这些都是湿气所致。
那么,湿邪是怎么来的呢?中医认为,一般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多因“脾阳失运”,比如经常喝冰饮、吃生冷等。
裘磊说,夏天许多人都喜欢躲在空调房,这样毛孔容易闭塞,体内的湿邪排不出去,出现一些“空调病”症状;也有的人长期缺乏运动,气血流通不够,也会导致内湿很重。“这些常见的生活细节容易引来湿气,却被很多人忽视。”
湿气惹上身该怎么办?裘磊说,临床上治疗湿症,医生一般会根据不同的症状采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平胃散、藿香正气水(胶囊)等汤药,它们都具有芳香、化湿、解表的功效。如市民想自行调理,也可通过饮食来调节,如菜肴中适量加点香料,如白豆蔻、砂仁、花椒等,吃些冬瓜、绿豆、赤小豆(红豆)、薏米、鲤鱼等,这些食品都有去湿的作用。另外,适当增加运动量,让身体出出汗,这样也有利于气机的通畅,排出体内湿邪。■记者 冯茜 通讯员 戎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