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9月1日是开学第一天,对于刚跨出幼儿园大门,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新鲜兴奋之余也会出现一些不适应。而对于一年级新生家长来说,心情甚至会比孩子更紧张,充满各种担忧和疑问,恨不得放学回家一口气把心中的疑问都问完。但是,家长们知不知道,哪些问题问了会给孩子带来负能量,哪些问题问了能给孩子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孩子头一天入学情况如何,家长们很关心
9月1日下午3点半,离一年级新生放学还有半小时,城区中心小学校门口已经围满了家长。“今天第一天上小学,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里有没有不适应。在家里坐不住了,就早点来学校接他。”校门口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有点内向,早上哄了好久才送进去的,怕孩子第一天上学不适应会哭。
记者发现,家长们因为担心孩子第一天上学不适应,很多都提早过来等在校门口。接近4点,一年级学生开始排队出校门,门口的家长纷纷掏出手机、相机,噼里啪啦给孩子拍照。家长们领到自己的宝贝,就迫不及待地问问题。“教室里热不热?”“中午食堂里的菜好不好吃?”“你位子坐在第几排?同桌是谁?”记者听到最频繁出现的都是这几个问题。
在实验小学北校区门口,新生家长也把校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校门口的电子屏幕上播放着新生第一天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照片,家长们都盯着屏幕看得津津有味,并努力寻找着自己孩子的身影。家长徐女士接到女儿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有没有听老师的话?有没有哭鼻子?”女儿摇了摇头,徐女士紧接着问:“班上有没有认识的幼儿园同学?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吗?”
一些带有负能量的问题,家长最好不要问
对于一年级新生家长来说,哪些问题可以问孩子,哪些不可以问,还不一定知道。
新生家长郑女士在前一天收到一位教师朋友发来的信息,叮嘱她第一天接孩子放学后该问些什么。“第一天问孩子的问题有一个原则,就是要问你需要关注的,比如:今天记住几个同学的名字(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哪个老师说话最好听(这是考验孩子的听讲专注力),哪个小朋友很有礼貌(提醒孩子要结识好同伴),最高兴的事情(关注自我愉悦)……如果孩子答不上来也没关系,第二天回来继续问,这就是导向,孩子渐渐会留意。第三天少量调整问题继续问,及时肯定。”
这位教师朋友同时提醒郑女士,千万不要问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哭”、“有没有吵架”、“有没有听老师话”、“做没做小动作”之类的问题,这会直接引导孩子关注负能量。“其实这些问题肯定存在,但是家长继续追问的话,会加强孩子的关注度。如果孩子主动提到,家长要分析引导。”
实验小学的副校长黄慧玲告诉记者,他们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上也提到,希望新生家长能每天配合做好三件事:倾听孩子讲述在校的学习生活,给予鼓励与帮助;关注孩子需要完成的口头作业,适当点拨与指导;留意孩子携带的各类书簿物品,及时询问或疏导。“新生开学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不紧张,拥有愉悦的心情。家长回家后可以多问问孩子学校美不美、今天快不快乐、认识了哪些朋友等正面引导的问题,避免问一些负能量的问题。如果孩子提出有哪些不适应的,家长也应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记者 李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