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破坏敌军设施是叶家邻里兄弟的绝活
访抗战老兵叶静川、叶联山
2014-09-04 08:14   稿源:慈溪日报

  两位老人回忆并肩作战时的情景。■摄影 记者 蒋亚军

  老兵名片:叶静川、叶联山

  出生年月:1924年10月、1921年11月

  年龄:91岁、94岁

  战斗经历:巡逻放哨、破坏设施

  在龙山镇田央村有两位高寿老人,他们是91岁的叶静川和94岁的叶联山,虽然也是种了一辈子的地,但这对老哥俩与其他农村里的老人不一样,曾共同经历过抗日战争,参加了三五支队,干了不少让敌军头疼的事,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建立了革命兄弟般的情谊。

  如今,两人都已是垂暮之年,叶静川尚能生活自理,叶联山却需要家人的照料,记忆力也大大减退。叶静川说,村里当年一起参加抗战的老兵都已先后去世,能一起侃侃过去的也就叶联山了。

  保卫村庄安宁

  邻居兄弟一起当兵

  叶静川和叶联山两人都是龙山田央村人,两家毗邻,经常一起务农玩耍。1941年开始,宁波、观海卫两地来回运输物资的日军经常会路过他们的村庄,时不时要进村骚扰一下。伪军也常进村抢老百姓的东西,田央村的村民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叶静川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他在河边淘米,有一支五六十人的日军队伍从岸边经过,一个日本兵一直站在河岸上盯着叶静川,吓得他大气都不敢喘。“我洗好后,挑着100多斤的大米飞快地走,他一直跟在我身后,直到走进村庄,才被我甩掉。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仍然会后怕。”

  还有一次,叶静川到山南收割稻谷,路上看到一个日本兵在追赶村民“阿三”,追上后举起刺刀连刺3刀,在当地老百姓的求情下才罢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青壮年,都要求保卫村庄的安宁。”叶静川说,当时许多村庄都成立了民兵自卫队,他和叶联山也想加入。1942年夏,19岁的叶静川和22岁的叶联山商量后报名当兵,参加了三五支队地下活动。

  放哨巡逻搞破坏

  干了不少让敌军头疼的事

  投入地方抗日组织后,叶静川、叶联山白天照样耕田,晚上开会。“我们研究如何对敌军搞破坏,来个反击,如何运粮送物资等事务。”叶静川和叶联山的任务就是放哨巡逻搞侦查、张贴革命宣传标语、向上级部门送情报、策划对策回击敌军的“清乡”、“扫荡”行动。

  叶静川回忆说,1944年为保卫秋收,配合反“清乡”、反“扫荡”斗争,我们按纵队司令部统一部署,军民统一行动。当时10多个人拿了5支步枪和数把锯子,分成破坏组、打枪组、宣传组三组,前往伪军碉堡搞破坏。那一夜,月亮很大很亮,碉堡就在河岸边,有伪军把守。他们沿路放火烧掉伪军用于收税用的草舍,锯断木质通讯电线杆。“晚上10点,我们做好埋伏后,朝碉堡的方向打了几枪,敌军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没敢贸然反击,我们占了上锋便有序撤退。”

  1943年,叶静川、叶联山他们还破坏了观海卫宓家埭一座伪军用于运送物资的桥梁。“你锯我拆,五六个人花一个多小时把桥给破坏了。”

  让叶静川最感过瘾一次破坏是在1944年8月,当时一支近百人的日本部队在施公山村留宿,他们六七人在夜色的掩护下,赶到了日军的驻扎地,瞄准时机连扔数个手榴弹,把日军吓得抱头鼠窜。

  “我们做了很多让敌军头疼的事,扰乱他们的军心,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叶静川说像这样的破坏行动,隔三岔五就有。

  想入党遇部队北撤

  成为人生一大遗憾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静川有了入党的想法,但部队在这个时候就要北撤,叶静川的愿望没有实现,这也成了他人生的一大遗憾。

  和大多数自卫中队成员一样,叶静川、叶联山没有选择北撤,继续留在村庄干农活,在解放战争期间做一些联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专心务农。

  村里人口口相传着叶静川、叶联山是抗日英雄,当地的小学多次邀请他俩给学生讲当年与日伪军周旋斗争的英勇故事。“回想起那段历史,有说不完的故事。”叶静川说,他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是,希望大家珍惜眼前幸福生活,那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记者 戎志虎 通讯员 林峰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挥拍角逐 “匹”出精彩
秋日乐游园
“万能”文明为底色 推动发展呈亮色
胜山“我教你敲幸福鼓”激活乡村文化新活力
两千万水利投入为四万亩良田“解渴”
新浦织密 “海塘监管一件事”执法网
附海“溪上稻乡”奏响农文旅融合振兴曲
一场音乐节与一座城市的回响
“烟火气”邂逅“智造力” 观海卫好物周...
5700吨“钢铁骨架”支架搭设完成
残疾人采风团 用镜头定格秋日美景
“新山计划”走进任佳溪古道 “无痕户外...
“文明印迹·宁波20年”微展温情启幕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打造亚太可...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
时政纪录片丨共谱亚太发展新篇章——习...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10月27日—1...
近镜头 | 习主席韩国之行,向世界讲述这...
记者手记|时代大潮中的远见和担当
未来手机或能“闻”气味?杭州“人工嗅...
5条特色路线!带你从从容容逛“互联网之...
今天,我们如何从和合文化中寻找“养分”?
谁是浙江三季度“显眼包”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
幸会中国 | 走进西溪湿地,漫步“市内桃...
热解读|亚太拉手 链接未来
视频画报|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全聚焦
未来手机或能“闻”气味?杭州“人工嗅...
5条特色路线!带你从从容容逛“互联网之...
今天,我们如何从和合文化中寻找“养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