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建筑垃圾清理干净了,那河道恢复原来的面貌有希望了!”这几日,长河镇宁丰村村民范久康在晚饭后都喜欢到大路门江边走走。这条曾经的“问题”河,自8月初开始疏浚清淤以来,已清理建筑垃圾1500方,河道初露新颜,周边老百姓拍手称好。
大路门江是长河镇的重要河道之一,南起周巷界,北至七塘横江,全长6880米,从南到北依次穿过宁丰村、沧南村、沧田村和高兴村,与周边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010年以来,大路门江的中横线以南建成区段、三塘江以北段、七塘横江-六塘横江段、六塘横江-五塘横江段、五塘横路-三塘横路段先后完成了综合治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路门江的整体水环境。
然而,由于受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等因素影响,大路门江的河道垃圾日益增多,水质也开始变得浑浊。“以前河道治理过,河两岸绿树成荫,是大家休闲的好去处。”沧南村村民乐四清说,“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一到夏天,整个河道铺满了‘绿毛’,河里不时冒出翻白的小鱼。”乐四清表示,在盛夏,这条河散发阵阵臭味,还滋生大量蚊虫,周边村民怨声连连。
今年,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长河镇梳理出辖区河道“老大难”问题,列出治水名单,提出工作方案,全程监督治理。其中,大路门江也在该镇的5条河道治水名单中。“在4月召开的镇‘五水共治’工作会议上,全镇上下同心合力,集中攻坚,对大路门江存在的多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及落实期限。”长河镇副镇长姚金权说。8月初,该镇率先开始对周巷至三塘横江段进行疏浚,部分地段护岸砌坎,重点清理河道建筑垃圾。至今,打捞沉船2艘,清理建筑垃圾已达1500方,这条宛如死水的河道开始迎来“新生”。预计整条河道的清淤疏浚工作将持续到10月底,疏浚土方一万余方。
要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提升管控力度是关键。记者了解到,由于大路门江周边分布着密集的居民住宅及工业企业,为实现“治源、治本、治标”,下一步该镇将完成对相关村的污水治理工程,彻底将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做好企业的截污纳管工作,有效扼制企业污染源。此外,为打好河道保洁持久战,该镇还将完善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出台河道保洁考核办法,做到定人、定点、定责、定酬,对河面漂浮物、保洁成效进行检查验收,巩固河道整治成果。■记者 景锦 通讯员 周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