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老手艺——红铜炉制作
2015-05-06 08:25   稿源:慈溪日报
 

 

  说到取暖,人们一定对“热水袋”不会陌生,但对手炉却知之甚少。

  手炉,又称红铜炉,相传产生于隋代,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

  今年49岁的观海卫镇卫东村村民郑飞民十四五岁开始跟随姨父学制红铜炉,目前已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红铜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与一般铜器的制作不一样,红铜炉完全靠手工技艺和耐心,制作一个往往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而一件上乘的铜器,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去设计造型和勾勒图案。

  红铜炉的制作有四个步骤:取材,按照制作的铜炉大小,用剪刀剪下合适大小的铜板;成型,把原材料放在铁墩上锤打(成千上百次用火炼红,锤打)至合适厚度,并淬火;镂雕,先在炉盖上画出草图,用扶钻、凿子、刀刻出纹饰,再加上磨锉,花纹华丽繁复,外表绚丽多彩的炉盖就制成了,炉盖是一炉之主,花的工夫自然是最多;修整,用砂皮仔细打磨,使其光滑细腻。

 

  郑飞民介绍,真品红铜炉为全手工制作,赝品则是浇铸而成,要鉴别真伪,可以从炉底与炉身的焊缝、炉盖网眼的做工方式上加以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红铜炉的纹饰系人工錾刻而成,又称“刻铜”。入铜笔画呈“V”型,上宽下尖,偶有刀滑处,每画深浅不一,字口与平面交接处干净、平整、锋锐,且能制出细画如丝,赝品手炉是很难做到的。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美不胜收“桥城蓝”
“银发拾梦”公益活动
孩子近视进展快, 配什么眼镜好?
登革热——“咬”出来的麻烦!
小心“爆火”直播间背后藏猫腻
家门口的健康驿站,托起群众稳稳的“医”靠
这周末,慈溪有一场国家级桨板赛事
国资国企增资增信双提升
林坚率慈溪市党政代表团赴常山县学习考察
【央视快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全面推进...
习语|“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新语|“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扩大高水平开放 拓...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四大倡议为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3500多位澳门人的选择——“这里也是新...
非洲官员赞叹:这本书中有“世界路线图”
“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
夜色中的 “金光大道”
九旬退役老兵连续四年为军训新生上“开...
去附海看日出品海鲜稻乡漫步 寻地道东海...
宗汉八大工程擘画“半城伴乡”新蓝图
我市落地多项公积金新政 首套首贷家庭最...
“小而美”舞台汇聚“家门口”的幸福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慈溪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新华时评丨坚持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
学习卡丨如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