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食指长了颗血管球瘤 大妈被疼痛折磨20多年
2015-07-22 08:36   稿源: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多亏医生治好了我这多年的毛病。”前些天,家住杭州湾新区的冯大妈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送到了宁波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兼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欣的手中,“谢谢医生,我现在手都好了,干活也不疼了。”

  原来,二十多年前,冯大妈的右手食指就开始不对劲,先是指尖偶尔会有些刺痛,去附近的诊所查了也找不到原因。想着只是手指尖疼,以为问题不大,于是这病就被耽搁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刺痛面积开始扩散,从手指到整只手再到整条手臂,最后甚至蔓延到了前胸。“天气一变化,疼;碰到冷水,也疼。别说洗衣服收拾,就连捡根柴火都不行,一碰到就像针扎似的疼,根本干不了活。”冯大妈告诉记者,自己是个全职家庭主妇,平日就是在家做家务、照顾孩子,现在什么都做不了,有时还要人照顾,心里难受得很。

  而后,冯大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市第七人民医院,没想到王院长用手电筒一照就找到了病因。“这是典型的血管球瘤,由毛细血管畸形引起的。”诊断后就安排了手术,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做的,王院长在保留指甲的基础上,剥除了这颗血管球瘤。

  手术后第二天,冯大妈就感觉不到疼痛了,七天后,手指恢复了正常功能,“现在已经能干活了,而且一点也看不出之前动了手术。”

  “取出来的球瘤也就针眼大小,不过你别看它小,疼起来都是神经性的,非常疼痛,而且患者根本用不了力。”王院长解释说,冯大妈之所以一直查不出问题,不仅是因为血管球瘤很小,CT、磁共振等常规检查发现不了,还因为病症不多见,很多医生都没碰到过。

  “有经验的医生只要强光一照就能检查出来。”王院长提醒市民,人的手很复杂精细,如果出现小问题,千万不能忽视,最好前往正规、有规模的医院就医,尽快找出病因,解决问题。■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沈燕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一呼百应!织里6000多件爱心童装驰援贵...
好玩程度1000%!浙江夜市的“新消费场景...
敢潮敢玩!看浙江人的消费新主义
浙江的趋势性关键性重大问题
第一视点 | “后陈经验”历久弥新
镜观·回响丨珠水悠悠 粤韵流芳
联播+|炙热的向党之心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把规划蓝图转化...
微纪录片《淬心》第四集 | 险易不革其心
研习路:一份发展战略的时代回响
壹视界·微视频|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7000车位“巨无霸”首航宁波舟山港,国...
“浙BA”点燃夏天!这场“全民篮球派对...
人民日报点赞的杭州“公物仓”,是个什...
浙江各地乡村夜市火爆出圈 探寻烟火气里...
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加强产供对接 外贸优品...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6)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改革开放只有进...
学而时习之|铭记历史就是为了开创未来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第一观察 | 这份发展战略彰显深沉而持久...
学习书签丨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学习手记 | 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
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习近平同志领...
看图学习丨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联播+|激活蓝色经济
【光明时评】物流稳健增长 实体经济加快...
政策扩岗+岗位深挖 护航2025届高校毕业...
“我们的产品越卖越火啦”——“两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