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有感风雨中坚定的身影 八旬老人写诗赞交警
■老人说,曾花了三天走访体验城区交通■交警说,这首诗如镜子让他们自勉自励
2015-07-27 10:46   稿源: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日前,家住城区的退休老人徐思龙乘坐公交车,专程来到市公安交警大队,将自己创作的几首赞美交警和我市道路环境的诗歌交到了孙警官的手中。

  徐思龙老人年过八旬,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与接待他的孙警官谈笑风生,赞美慈溪交警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和弘扬正能量的品质。

  从老人的描述中,记者得知他是交通局退休职工。“以前交警队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单位的很多同事都调去了交警队。”徐思龙老人告诉记者,由于很多老熟人在交警队工作,因此多年来他对交警有着特别的感情。近年来,由于退休在家,老人闲暇时也会乘坐公交车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城区的变化。

  老人说,他虽然和路面执勤的交警互相都不认识,但每次经过马路边,无论刮风下雨、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他都因看到交警挺拔忙碌的身影而感动。同时,他也经常看到交警耐心地给市民讲解交通法规,劝导市民正确“走路”,护送老人、小朋友过马路。每每看到这些,老人心中总是泛起一丝暖意。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萌发了写诗赞美交警的念头。”老人表示,为了更直观地感受交警的辛劳和增加创作素材,他曾专门花了三天时间走访体验了城区部分路段。

  “见到行人领着走,老人盲人扶着行;斑马线旁小岗亭,累时渴时歇歇身。”老人告诉记者,诗中类似这样的句子,他都是实地走访后才写出来的。

  有一次,老人在长途车站的岗亭内呆了一整天,交警在路面执勤时,老人就仔细观察路面车辆和交警的动作,交警闲暇时,老人就与对方聊天。此外,老人还特别关注媒体,尤其是媒体上一些关于交警的故事。比如说,在诗歌创作时,他把交警爸爸陆泉良的事迹写入其中。在老人看来,陆泉良的故事是慈溪交警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一个具体表现。

  老人的诗作在内行眼里也许算不上“诗”,但在交警眼里却是最美的诗作。看完徐思龙老人的作品,交警大队孙警官由衷地说,这些诗歌如一股暖流让交警心热,如一阵春风让交警振奋,又如一面镜子让交警自励。■记者 胡洋溢 通讯员 杜跃清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媒介素养这门课不能“挂科”
消费进行时丨开启“打野社交”,看年轻...
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浙江义务教育...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一体推...
联播观察|“新赛道”加速跑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担当有为,心怀家...
近观“两山”丨种出一个春天!
心中播下健康生活种子
木绣球花开引客
银匠胡全岳:承前启后的“守艺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创新有道,大显身...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消费市场提质向好 ...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
三方联动整治小区绿化带“私家菜园”
驾车犯困一头撞上行道树
张网捕鸟可能坐牢 共同守护鸟类家园
铭记历史祭英魂 薪火相传砺青春
万越兴惊喜返场 六款人气美食解锁春日“...
美丽海岸线 你我共守护
市档案馆获赠杨贤江译著
逍林刚柔并济深化“城警联勤+”执法管理...
“慈花1号”获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
我市认定公布第三批历史建筑
新城河九年一贯制学校今秋投用
我市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全面更新升级
习言道|习近平的“树木”与“树人”
跟着总书记领略中华文明|千年窑火的智慧
一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这个“牛鼻子”...
第一视点丨一封春天的来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3月31日—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