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桥城评论

让出来的风景
2017-09-06 09:54   稿源:慈溪日报

  红绿灯前看修养,斑马线上见公德。

  这几年,随着文明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关于文明礼让斑马线的话题也在广大市民中持续升温。无论是作为行人还是有车一族,大家似乎都已感受到,文明礼让斑马线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主选择和自觉行为。在新城大道与三北大街交叉口,在329国道与教场山路交叉口,以及在青少年宫路、孙塘路等城区的多个主要道路交叉口,斑马线上“让”出来的风景正变得越来越靓丽,越来越温馨。

  斑马线,最早的雏形来自于古罗马时期庞贝城的“跳石”。当时,因该城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为保障人车安全,有人便在马路口砌起一块块凸出的、既可以供行人跳行而过也可让马车从中穿行的“跳石”,借此让车马各行其道。上世纪50年代,车似游龙人如流水的伦敦街头出现了一道道貌似斑马纹的白色横线,以提醒汽车驾驶员在看到这些白线时要减速缓行,让行人安全通过。自此以后,以那些特大城市为发端,白色的斑马线成了汽车时代到来的宣言书,也成了汽车文明、现代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每一天的每一刻,在每个城市的主要交叉口,这一道道3至5米长,50厘米左右宽的白色风景线都在考验着每一个城里人的文明素养,更在警示着每一条生命的可贵。据最新统计,2014年以来全国斑马线上共发生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因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90%。这一组数据,足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汽车时代的“强势者”,每一位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做到主动礼让行人,在过斑马线时必须减速行驶;当然,这组数据也在提醒每一位行人,即便行人在过斑马线时拥有优先权,也应该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一停二看三通过的交通规则,否则,你任何一次不经意的疏忽,都可能是以身犯险,让那些同样马虎大意的“马路杀手”带给你伤害,甚至夺走你的性命。

  礼让,本来就是相互的。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人让车,让出一分安全;车让车,让出一分秩序;人让人,让出一分友善。斑马线是一条生命线,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风景线。(斯人)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黑白对弈乐融融!园丁社区五子棋赛搭建...
精神障碍男子走失 “宏伟救援”平安助归
联动助农献爱心
年轻干警“死磕”追回执行款
159户业主的物业费退回来了
我市开展养老机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周巷巧解“停车难”
亲子欢聚乐融融
马堰千亩畈 稻田开镰
“慈溪智造”赋能“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
慈溪优秀企业家 “AI第一课”思享会举行
“一人一艺”全民艺术嘉年华 表演艺术类...
加强与高能级平台协同创新合作 推动人工...
公牛携手武大 共建“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
慈溪“两项整治”重塑传统产业优势
【讲习所·乌镇“网事”】他们在构建网络...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 便民改造,...
【乌镇“网”事】习言道|让互联网更好...
中国蓝观察丨闪耀文华奖!浙江舞台艺术...
智启行业新态丨“未来出行”的现在进行时
乌镇脉动丨一“网”情深,数字桥梁上的...
乌镇脉动丨从枕水而居到“网”上生活,...
数字江湖,论剑乌镇 2025“直通乌镇”总...
微视频丨 “一个奇迹”
天天学习|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时政微观察丨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习言道|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
微视频|“大海”的底气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
学习·知行丨共享发展机遇 习近平阐明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