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你们永远是主角
十佳读者(粉丝)的报纸情结
2017-11-16 17:05   稿源:慈溪日报

  余孟友:做读报、用报的有心人

  在余孟友的家中,收藏了110多本《慈溪日报》的剪报。从26年前第一次读报开始,余孟友就将每天有意思,有价值的新闻剪下来贴在A4纸上,并装订成册。“由于我曾是桥头镇文化站的站长,因此格外关注桥头镇的新闻,所有跟桥头镇有关的文字、照片,我都会一一收集起来。”

  有时会碰到一个版面有两三条桥头新闻的情况,余孟友就设法向同事或邻居“乞要”,同事们笑称他是“乞报第一人”。26年来,余孟友已向社会提供文献资料近千份,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读报、用报有心人”。

  余长飞:情系媒体的“第一读者”

  今年80岁的余长飞拥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老报人”。2000年,退休在家、酷爱读书创作的他被《慈溪日报》聘请为校对。校对也被称为“第一读者”,在余长飞6年的校对生涯中,他一字一句地找差错和疏漏,发现稿件行文错误和排版格式不规范,虽然工作琐碎,但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工作之余,酷爱写作的余长飞不断向《慈溪日报》投稿,仅2002年一年就发表各类稿件181篇。“我对慈溪日报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连续20年被评选为优秀通讯员。”他告诉记者,希望《慈溪日报》继续沿着自己的风格走下去,实实在在地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成为老百姓的朋友。

  童银舫:细心收藏每一张报纸

  谈起童银舫跟慈溪日报的缘分,就要追溯到1991年复刊以前,至今已结缘30余年。“之所以对《慈溪日报》情有独钟,是因为《慈溪日报》的新闻针对性强,有很多身边老百姓的故事,让人读起来很亲切,不会有距离感。”

  平日里,童银舫有一个特殊的爱好——收藏每一张报纸。他将看过的报纸抚平、装订成册,仔细地收藏进书柜中。自从有了电子报,童银舫会将有意思、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下载保存,收录进特殊的文件夹内。“只要一天不读报,总感觉缺少了什么。”他告诉记者,在他们家,可以随处见到一摞摞的报纸,它们整齐地被摆在床头、书房、客厅、露台……童银舫的妻子也在他的带动下,积极向报社供稿。

  陈玺华:微博上的互动达人

  2010年,陈玺华作为优秀人才从杭州来慈,现为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碧绿的湖水、青瓷的遗址、历史的印记、永远的上林!@慈溪日报”“慈溪市人民医院‘庆祝建党九十六周年诗歌朗诵比赛暨书香慈医人’活动在院领导干部的集体朗诵中拉开帷幕,16朗诵节目丰富多彩,展现了慈医人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慈溪日报”大约从3年前开始,每当发出一条感觉有分享意义的微博,陈医生便会顺手@慈溪日报。

  “第一张照片被刊登在《慈溪日报》‘微播报’板块的喜悦历历在目,这是我和《慈溪日报》交流互动的方式。”他说,来到慈溪的第8个年头,一路看着慈溪日报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祝福的同时也希望慈报人再接再厉。

  徐婷:一篇稿件结下的不解情缘

  直到今天,徐婷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篇新闻稿被录用时的情形。“那是2003年12月份,我写了一篇题为《掌起工业经济增幅居全市首位》的稿件,被《慈溪日报》录用,还发表在头版头条。”徐婷说,稿子被录用给了自己非常大的激励,这次经历也让她彻底爱上这种互动。

  订报、读报、投稿十几年来,徐婷也影响着身边的人。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孙宇睿成为了《慈溪日报》的头号铁粉。他报名参加慈溪日报小记者,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并投稿。孙宇睿不仅是小记者站站长、十佳小记者,更是《慈溪日报》的宣传能手。他在学校订阅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并不断向同学“安利”这份具有情怀的报刊。“在她的眼里,任何报纸都比不上《慈溪日报》,当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茹华:捕捉医患真情故事

  茹华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宣传工作者。医院有了什么新的医疗技术、医患之间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在治疗中有什么精彩的案例,这一些她都会看在眼里,并一一向《慈溪日报》提供线索。从医院日常治疗中,发现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情故事,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医患关系良性互动,一直是她多年以来的坚持。

  在她努力下,《跨越2000公里的医疗帮扶市人医为贵州贫困县县级医院“造血”》《男游客青岛金沙滩溺水,慈溪女医生紧急施救》《微创手术治好了十多年的“老腰突”》等多篇精彩动人的独家报道不断见报。茹华告诉记者:“希望《慈溪日报》紧跟时代步伐,发挥互动发声,多渠道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俞士强:与《慈溪日报》共同成长

  “《慈溪日报》陪伴我从青年到中年,每天阅读报纸,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话的是俞士强,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在众多的报纸中《慈溪日报》是他的首选。作为一份家乡的地方报,俞士强对《慈溪日报》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认真读报、纠错,给报纸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是俞士强平日生活中的一项乐趣。20多年来,俞士强坚持向《慈溪日报》投稿,内容包括散文、随笔、教育新闻等等。他还将发表在《慈溪日报》上的游记和散文辑成书,将这些作为精神财富仔细收藏起来……

  黄云鹏:与时俱进融入新媒体浪潮

  “我与《慈溪日报》的感情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读、写和收藏。”从1991年复刊至今,二十多年来,报纸不仅改变了黄云鹏的生活方式,也让他的变得充实。由于工作需要,黄云鹏特别关注要闻和经济新闻板块,时刻了解跟企业、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方针。

  从纸质报纸到电子报,再到新媒体,黄云鹏一直紧紧跟随《慈溪日报》的发展脚步,在读报中不断学习。现在,每天用手机看电子报、翻阅慈晓APP早已成为了黄云鹏的习惯。“在新媒体大发展的趋势中,我们这些‘老读者’也要与时俱进,融入到新媒体中去。”

  桑金伟:做《慈溪日报》的良师益友

  桑金伟是常常出现在慈溪日报社的一张老面孔,他既是《慈溪日报》的忠实读书,同时也是《慈溪日报》的一位良师益友。除了看报投稿,桑金伟常常会到报社坐坐,向记者们分享所见所闻,提供新闻线索,跟报社的老朋友们聊聊天、拉拉家常,跟老前辈们探讨文学、分享优秀的作品。

  跟一般的读者不同,桑金伟清楚地了解记者、编辑工作的辛苦,也深深知道一份报纸的出刊多么来之不易。“感谢《慈溪日报》多年来的陪伴,也感谢报纸背后辛勤劳动的记者、编辑,要向你们致敬。”

  许吉康:从第一版读到最后一版

  每天早晨读报是许吉康的“必修课”,当送报员把报纸送来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打开并认真阅读,一个角落都不会落下。虽然退休8年了,但许吉康跟慈溪日报的情缘仍然难解,还坚持向报社投稿。“就在昨天,我还刚刚写了两篇稿子,投到了慈溪日报。”许吉康笑着告诉记者。

  今年69岁的许吉康已是《慈溪日报》的“元老级”读者,由于供稿数量多、质量好,他年年都被评选为优秀通讯员。同时,他也是慈溪市新闻阅评组的成员,常常向慈溪新闻界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许吉康告诉记者,只要自己的眼睛还能看清,他就会一直坚持读报,也祝愿《慈溪日报》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学习·故事丨微视频:习近平的读书故事
习近平重庆行丨城市更新助力美好生活—...
第1视点丨总书记走进重庆民主村社区调研
微视频|中欧班列开行这些年
潮头观澜 | 唱好成渝“双城记” 打开发...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
周巷试点村级卫生室 一体化托管
新浦项目制内化水域治理新动能
掌起建设“片区共富家园” 保障性租赁住房
甬蚌合作注入青春动力 慈禹两地青年互加...
市城投集团 收购盛元33.5%股权
时政画说丨陆海之约
学习进行时丨总书记和重庆的故事
时政镜距离 | 何以山城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
蓝媒热评丨尽兴而阅 率性而读
杭州官宣一季报:首季GDP首破5000亿元
党纪学习教育丨结合实际深入谋划 推动党...
易炼红调研省二轻集团省机电集团
时政新闻眼丨从三个点看一座城,习近平...
时政微视频|春晖四方种桃李
学习卡丨习近平的读书之道
一眼心动的中国|这里是重庆,巴适得板!
时政微视频丨瞰重庆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习近平深入社区了解基层减负情况
党纪学习教育
听,地球的声音
时政微观察丨这部经典著作,总书记说要...
时政长镜头丨最是书香能致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