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购物陷阱 入室骗局 养生“会销”……
年关将近 老年人捂紧钱袋慎入“坑”
2018-01-11 09:21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骗取伎俩

  送货为由“调虎离山” 好心菜农频被偷三轮

  事件

  去年3月24日下午,在观海卫镇师东村摆摊的75岁刘大伯遇到了一个男子,要买走刘大伯摊子上所剩全部50斤菜。因为量大,男子要求送货上门。刘大伯一口答应了,用电动三轮车载着一车蔬菜,随着男子来到塘下村一变电站附近。男子指了指旁边一幢楼,称“到了”。刘大伯以为男子的出租房到了,于是好心把菜搬上了楼。谁知,出租房的房门紧闭,也无人应门来接。刘大伯随即下楼正想问什么情况,结果发现那男子和电动三轮车一起不见了。

  同年4月6日,涉嫌盗窃的河南男子毛某被抓获。据悉,在刘大伯之后,他先后三次以同样手段对在路边或菜场摆摊卖菜的老人下手,假意指使老人上楼送菜,趁机下手偷走老人骑来的电动三轮车。

  (详见2017年9月20日《可气!男子专挑卖菜老人下手偷电动三轮车》)

  提醒

  在路边或菜场摆摊卖菜的老人遇有送货要求的顾客时,可建议顾客在前领路一同送至最终目的地。无论如何,在离开自己的车辆前,一定要将车上贵重钱物随身携带,并为车辆上好锁。

  购物陷阱

  “翠花”叫卖养生锅 “赔钱买卖”实为骗钱

  事件

  去年1月13日下午,白沙路派出所的报警大厅里来了一群老年人,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口锅。老人们告诉民警,这是他们花了500元,通过微信买的“养生平底锅”,没想到淘宝上一搜只要80块钱。原来,有一群微信代号为“翠花”的年轻人游走在各老小区,专门针对老人推销这所谓的“养生锅”。

  “翠花”对老人们说,平底锅只要100元一个,付钱领锅后,他们会返还老人100元,这样“赔钱”的买卖是为了让老人们多帮他们宣传宣传。第一次顺利拿到返还的钱后,老人们都消除了疑虑,紧接着又在“翠花”的花言巧语下,掏出500元购买了另一个养生平底锅。不料,这次“翠花”卷款潜逃,老人们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了当。

  (详见2017年1月17日A5版《派出所来了一群拎着锅的老人他们都是落入“翠花”的套路》)

  提醒

  老年人遇到类似情况,应该保持理性,不要被行骗者的花言巧语所忽悠,更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上当受骗。如果需要购买物品,应去正规的超市和商店购买。

  “帮人救急”

  专找老阿姨“弄迷信”“借钱急用”有去无回

  事件

  2016年8月某日早上7点半左右,逍林镇破山村62岁的陈阿姨(化名)独自在家时,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敲门。听对方是本地口音,还说自己认识她家里人,陈阿姨便放松了对这个到访陌生人的警惕。进门后,男子以想找人“弄迷信”为由与陈阿姨套近乎,再“拼演技”编造理由借款,答应当天上午9点就能把钱还上。结果该男子拿走陈阿姨好心帮人救急的2000元钱后,就再没现身,拨打他留下的电话也根本不通。

  同年10月,男子在周巷镇落网。他以类似手法,先后三次在逍林镇作案,从三位60岁左右的女性手中共骗得1万元。

  (详见2017年2月24日A5版《主动搭讪套近乎再借钱男子专向老年妇女下手》)

  提醒

  面对突如其来到访的陌生人,独自在家的老年女性可要多留心眼,要设法弄清楚来人的真实身份。如果陌生人提到有关“钱”的事,千万记得捂紧口袋。

  入室骗局

  借口上门服务装设备 交完钱他就跑了

  事件

  生活中,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因防骗意识比较低,常常被上门推销的陌生人给忽悠了,进而购买了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的东西,等到发现被骗时,已经晚了。市民李大爷就遇到了一位上门推销报警器的年轻男子,对方还声称是社区派过来安装的。听对方说得有模有样,李大爷动心了,便付了钱安装了报警器,事后发现社区根本没有组织这样的活动。

  提醒

  老人在家,一旦遇到上门推销产品的陌生人时,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身份,或是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也可通过询问子女来辨别真伪。平日里,子女也可给老人讲解一些常见的骗子行骗手段,提高老人的防骗识别能力。如果被骗,应及时报警。

  信息泄露

  两年前的宽带费还能退? 专瞄准“老客户”下手

  事件

  去年10月,市民马师傅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听对方声音像是年轻小伙。男子声称是当地电信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还准确报出马师傅的姓名、住址以及手机流量数等信息。马师傅信以为真。

  “小伙”告诉马师傅,“你是老客户,之前办理的宽带业务,现在有政策可以进行部分退款,大概有五六百元。”可马师傅一想,当时包的两年宽带套餐已在一年多前就一次性交好费用了,怎么过了一年多,突然可以退部分钱了?他心里不由起了疑惑。

  马师傅再问怎么退款,“小伙”表示要提供身份证号以及银行账号。这下,马师傅心中的疑虑更大了,就直接质问对方的身份,不料对方话也不说直接挂断了电话。

  提醒

  电信诈骗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每年都有许多市民上当受骗,假借退宽带费来行骗也是其中的一种。一般来说,电信诈骗手段不外乎用各种方法套近乎,取得人们信任,接着行骗。老年人一旦遇到陌生来电,无论对方吹嘘的有多好,或是让人有多着急,遇到对方索要钱财或是个人信息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社保诈骗

  “你的社保卡信息异常” 以社保为幌子骗钱

  事件

  “你的医保卡被强制停了”、“你的医保卡在上海被他人盗刷了”、“你的社保卡信息存在异常”……类似这样的“社保诈骗”电话,可能很多人都接到过。对方借机索要身份证号码、姓名、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来骗取钱财。

  两三个月前,市民岑大妈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说是她的医保卡刚刚冻结了,想要解冻需要支付一笔钱。岑大妈心想,她刚参保缴了明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怎么突然就被冻结了。情急之下,她先挂断了电话,跑到社区一咨询,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原来是不法分子在行骗,还好自己多了个心眼,最终挽回损失。

  提醒

  社保诈骗手段很多,令人防不胜防,如果防范心理不强,说不定就会掉入骗子设下的陷阱。因此,一旦接到自称“社保局”、“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时,首先不要轻信陌生电话,不要泄露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以及个人信息,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身份,谨防不法分子诈骗。

  治病忽悠

  羊奶粉竟能治糖尿病? 别信那些“绝对承诺”

  事件

  “羊奶甘湿无毒,可益五脏,治消渴,治糖尿病……”去年6月,浒山市场监管所对楼家路的一家食品店进行检查时发现,店内有16名老人在听商家讲课,除了放映视频及专人宣讲外,还专门雇了一位年轻小伙扮演羊奶粉总公司的老总进行虚假宣传。

  现场提取的宣讲材料内多处提到了《本草纲目》、李时珍等字眼来体现羊奶粉的功效。羊奶粉尽管是正规产品,但是经营户还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同时把食品当做保健食品宣传也是违法的,执法人员当即停止了店家的虚假宣传活动。

  (详见2017年6月20日A5版《16名老人在听商家讲课羊奶粉老总还是假扮的》)

  提醒

  无论是食品当保健食品卖,还是保健食品当药品卖;无论是虚假宣传,还是礼品诱惑;无论是上门推销,还是会议营销,这些非法的手段大多瞄准了老年人。老年人在购买保健食品时,首先要清楚保健食品不具有所谓的疗效、速效。其次购买保健食品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认准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识和国家批准文号,切莫相信绝对化语言,同时索取购物发票。

  旅游暗坑

  导购忽悠买保健疗程 低价旅游暗藏高消费

  事件

  去年9月初,家住城区的吴大伯老两口听说花228元就可以参加“南浔古镇双人两天一夜游”的旅游团,二老动了心报了名。出发时,二老身上不足1000块钱,也没带银行卡。第一天的古镇游让两人觉得物超所值,然而接下来的安排差点倾空钱袋子。

  第二天,旅游团将全车的人拉到了一家保健食品公司。禁不住导购的“热心”介绍和细致服务,两人各购买一个6000多元的疗程,钱不够还留了家里地址让导购来收走尾款。后来才得知保健食品根本没有“吃一年能保八年血压稳定”的功效,自己掉进了低价旅游高额消费的陷阱。最后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退了保健品,拿回了养老钱。

  (详见2017年9月21日A5版《七旬老人参加双人超低价旅游——出发前信誓旦旦啥也不买最后花了上万元买保健食品》)

  提醒

  老人要谨慎参与超低价旅游团,详细了解出游行程。如遇要买大额物品前,最好先与子女进行沟通,不要听几句好话就耳根子软上当受骗。遇到商家甜言蜜语的推销,老人也尽可以以“自己做不了主”、“回家问问子女”等理由推脱。

  医械“会销”

  高价理疗仪“治病养生” 实为医疗器械虚假宣传

  事件

  去年8月,一名老年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位于古塘街道的一家健康中心以免费使用价值2万元的理疗仪,并且老人可享受对折优惠,还赠送酱油、洗洁精等小礼物吸引老年人到店,每天三次进行会议营销,涉嫌诱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名不符实的理疗设备。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店经营二类医疗器械,所经营的产品取得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核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但因其虚假宣传,夸大了产品的功效,宣传了不实的理疗疗效,令其停业整顿。

  提醒

  别以为非法会议营销只卖保健品,“会销”的产品可以多种多样,它可能是“神锅”、“神枕头”、“神净水器”、“神药”、“神袜子”等。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功效,那就是“治病养生”,利用各种虚假说辞,忽悠消费者购买。老年朋友切勿因为贪图一些小便宜参与非法会议营销,盲目相信所谓的神奇疗效,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花了冤枉钱。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廖海涛:舍家取义 血战塘马(铭记历史 ...
“他们身先士卒,我们就义无反顾”|从...
特色产业上“云端”——富平“四链驱动...
广东东莞:外贸突围韧性足(走进产业地...
星火成炬| 未来有千万种写法
方寸真微集万象
提单产、减损耗、“战”旱情——燕赵大...
从高考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评论员观察)
“春天的事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这一方案...
投身新兴产业,青年有为
十六条新措施助力创新药加速跑(政策解读)
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合肥:“量子未来...
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这块红色热土...
一角飞檐载风华(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
新华视点|暑期消费“热”起来 多地业态...
7月1日起,杭州地铁82个车站正式上线纳凉点
中国蓝观察|定制冰块、泳池爆满……持续...
跨境电商突围记(下)丨盯着需求改打法
激发“蓝色未来”新引擎 浙江深入推进海...
王浩在市委书记座谈会上强调 实现高质量...
追光的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
习言道 | 这个“桃花源”,习近平牵挂在心
【央视快评】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家国情怀...
第一观察|读懂“七一”前夕集体学习中...
铃铛一响、琴弦拨动,西藏“嘎尔鲁”正...
数说“新”变化|完成投资近900亿元 前5...
【滔滔两岸潮】台湾小伙热爱考古 与古遗...
古巴歌手Lily:新疆的人文太棒了
英媒:欧盟对美关税采取更强硬立场
全球媒体聚焦|美媒:美国将在“大而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