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桥城评论

多用“群众语言”
2018-04-03 09:31   稿源:慈溪日报

  据报道:浙江金华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用“会烂不会烂、能卖不能卖”来给垃圾分类,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群众是否自觉配合。除了自身的环保意识有待增强外,对“可回收、不可回收”概念的模糊,尤其是在实际分类中“不方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一些群众就反映:对分类标准一时难以搞清楚,在实际操作时就感到有点麻烦。

  以“会烂不会烂、能卖不能卖”,来代替“可回收、不可回收”,不仅是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灵活运用,更是对群众生活习惯和尝试的真实了解。如果“可回收、不可回收”是相对专业的语言,那么“会烂不会烂、能卖不能卖”就是群众语言,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好记实用,唯有群众理解了、认同了的事情,才可能真正得到支持和落实,这个经验值得各地认真借鉴并推广。

  与垃圾分类一样,一些工作之所以难以落实、难见实效,不能完全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时往往不是这项工作群众不需要,而是广大群众感觉“听不懂、太复杂、不熟悉”,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应对或者有意回避,从而影响和制约到具体工作的贯彻执行。因此,有关干部有必要认真反思一下工作方式,尤其是在同群众沟通时的语言技巧。

  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就得多用“群众语言”。这种语言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艰涩难懂,更不是“单向指令”。在做群众工作时,如何把化繁为简把难事说“易”,怎样走进群众把好事说“实”,这对干部来说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技巧,更是一种深入群众的作风。俞建明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文博公开课|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一习话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
金柚的寓意
少油少盐爱却满了,儿保旁不起眼的小面...
奋战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丨抢抓年末大促 ...
面向“十五五”,浙江县市区怎么干?
刘捷在考察2025浙江农业博览会时强调 让...
总书记关切事丨以奋斗之笔 答硬核之卷
激情全运会|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
学习·知行丨历年“G20时刻” 习近平向世...
学习时节|体育为媒,总书记引领粤港澳...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特...
学习手记|脚要踩在大地上
文博公开课|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改革者 正青春|长三角原点上何以长出“...
学习新语·展望“十五五”|把发展蓝图变...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丨一湖水墨润文脉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国际法治的...
纪录片《新时代江河战略》
学习·知行丨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 习...
【习声回响·文韵中国】在文博“大学校”...
一见·三地联合办赛,观察“中国之治”的...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千年水运承古今
学习时节丨“百千万工程”让乡镇面貌有...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湾区同心协力 全民...
寒潮来临 浙江各地多方联动 守护“民生...
潮起珠江 浙军争辉——第十五届全运会浙...
四大方面,感受浙江 “十四五” 民生温度
数说“十四五”丨四个维度,看浙江社会...
民生答卷,有温度有厚度 “十四五”时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