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横河稻香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 ■摄影 全媒体记者 王烨江
慈溪新闻网讯“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道出了捉泥鳅的童趣。但是现在的孩子,怕是连泥鳅也不认识了。
上周六上午,横河稻香文化旅游节开幕,本报邀请了60组家庭参加开幕活动。插秧、抓河鱼、捉泥鳅……不光小朋友玩得开心,家长也是乐在其中。
稻田捉泥鳅比赛,小朋友撒欢成“小泥鳅”
开幕式活动在横河镇后沈家举行,除了本报征集的60组家庭,还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参加,现场人头攒动,足足有上千人,非常热闹。当天天公作美,晴空当头,小朋友们赤脚下稻田不会着凉,但太阳又不是很晒。南边是近在咫尺的青山,三面稻田环绕,舒适怡人的乡野环境,正适合田间童趣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插秧比赛,要求亲子配合完成,家长抛秧,和孩子一起插秧。完成长度12米、宽度约1米、横排6株稻秧、直列间距约15厘米的区块插秧,要求比赛结束时没有漂浮起来的植株。不要说十几岁的小朋友了,连很多家长也表示是第一次插秧。小朋友在稻田里深一脚浅一脚,行走都很困难,还要弯着腰插秧,在体验乡野乐趣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抓河鱼、捉泥鳅的现场,更是欢声笑语四起。好不容易逮到一条泥鳅,伸手一抓,滑溜溜的泥鳅“哧溜”一下从指缝里溜走了。小朋友不甘心,叫来爸爸妈妈一起围堵泥鳅,全家协力,团队合作。
有些小朋友别看个子小,捉起泥鳅来胆子可不小,一股脑儿扑向泥鳅,溅得浑身都是泥,脸上擦成大花脸,一边还哈哈大笑。现场活脱脱像《奔跑吧,兄弟》里的泥潭大战,小朋友、家长都玩得很起劲,笑声不断。就连周围赶来看热闹的大爷、大妈都说:“呀个有趣啦!”
现场还有创意麦束等活动,大家可以用麦穗、干花等物品发挥创意制作麦束。通过一系列活动,不少小朋友赢得了“粮票”,等秋天横河的稻谷开镰后,可以凭“粮票”来换取香米。
“稻香公社”打造不一样的“稻梦空间”
横河的水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远在7000年前和河姆渡文化同一时期的童岙文化,曾出土了水稻种子。这个童岙文化遗址,就位于横河镇童岙村。横河的杨梅和水稻不仅历史久远,而且经过现代农业技术的改良和发展,品质更优越、营养更丰富、口感更独特,已经成为我市的优秀地产农产品代表。
培育地产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旅游活动平台、促进横河农业品牌知名度,引领网络传播的口碑,近年来,横河镇在农产品品牌管理运营、农旅品牌活动打造、网络宣传推广等多方位运作。横河稻香文化旅游节更是在挖掘梳理横河稻文化基础上着力打造的农旅品牌节庆活动,旨在展现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体验农业生产和趣味农活,让田园生活与休闲旅游相知、农耕文明与传统体验相遇。
为此,横河镇还推出“稻香公社”活动平台,围绕稻文化,从横河香稻插秧播种到期间的培植管理,再到开镰收割,甚至后期大米衍生产品的系列活动,均通过“稻香公社”逐步开展。
活动现场还竖了很多稻草制作而成的各种人物、卡通造型,很多小朋友忙着拍照留影。这一片水田,将开辟为“稻香公社”的活动基地,供青少年、儿童参与互动体验,获得农耕文化的认知。
这个活动基地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稻梦空间”。这里可以让你实现体验农夫的梦想、可以在秋季获得丰收的梦想。后期,“稻香公社”还将开展稻田图案的创作展示,不定期举行各类稻香文化亲子活动,欢迎大家参加。■全媒体记者 李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