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一位收藏家眼中的可喜变化
日渐远逝的家谱文化回来了
2018-07-16 11:35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励双杰和他收藏的家谱。

  “从小就喜欢线装古籍书,30年前,我跑遍慈溪的古玩市场买了不少线装书。直到在周巷古玩市场看到第一本家谱后,算是遇到了真爱。”说起1993年的那次淘宝经历,励双杰记忆犹新,眼中流露出喜悦。从此,他与家谱收藏结下难解之缘,一发不可收拾。

  在慈溪,对于家谱这件事,大概没有人比励双杰更有话语权了。都说“盛世修家谱”,在他看来,慈溪人对家谱文化态度的改变,恰恰反映出时代变迁的印迹。

  励双杰说,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对家谱并不重视,市面上流通的也不多,在很多人看来,家谱甚至不算是收藏品。因此,每逢古玩集市都会到场的励双杰总有不少“捡漏”的机会。“年轻人不在乎,老年人觉得可以卖点钱。周巷古玩市场买的第一本家谱要价1000元,我出价500元,就立刻成交了。”就这样,励双杰陆陆续续收集了2万多册家谱,主要以慈溪地区为主,也有不少安徽、江西等全国各地的家谱。

  “最近五六年里,慈溪慢慢出现了一股重修家谱的风气。”随着自己的收藏经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不少人也由此寻来,想要为家谱重修找寻一些线索和资料。励双杰明显地感到,家谱文化慢慢走向复苏。

  修家谱是一种民间习俗,既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也起到约束今人、激励后人、增强家族凝聚力的作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城市里的宗族观念已经淡化,家谱的意义被削弱了不少。对于这两年修家谱成为一股社会风潮,励双杰瓣着指头娓娓道来:一方面是国家在倡导好的家风家训;另一方面家谱重修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以前大家没有这个财力和时间去做,现在条件好了,就水到渠成了。

  除了重修家谱,家谱文化也成为了热门的研究内容。这些年,励双杰将自己的2万余册收藏利用起来,开始“摆谱”。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在《藏书报》开设专栏,和出版社合作出书。他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的《思绥草堂藏稀见名人家谱汇刊》已出版了前四辑。“家谱是古代收藏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内容,还原历史,上下追溯,对于我们人口史、社会史的研究都是非常好的史料。”励双杰说。

  虽然在今天,修家谱的仪式性已经慢慢强于其应用性。但在当下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下,修家谱不仅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更记录着慈溪家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的点点滴滴。在家谱收藏的路上,励双杰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爱好,更收藏了一份日渐远逝的历史。■全媒体记者 葛雯莹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浙产“星链”,牛在哪
数贸会45个“硬核”项目落地浙江 数字经...
书记省长巡馆,从云栖大会观察浙江数字...
出任浙江省委书记以来,王浩调研高校都...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 王...
独家视频丨“党徽大叔”胸前的党员徽章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3件展陈,...
习近平在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离开新疆返回北京
经纬线·数羊的孩子,数星星的老师
时政现场说丨铭记辉煌成就 感悟沧桑巨变...
一见·这是总书记心中“很有意义”的一个...
此行间·沧桑巨变!跟随习近平,走进新疆...
第四届全球数贸会准备就绪 AI新品触手可及
在浙江,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浙”里有戏,看浙江戏曲如何守正创新
第一视点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走出中国...
“新”变化“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正在天...
千城百县看中国·“丰”景正好|新疆昌吉...
【这个城市有点潮】新疆吐鲁番:开启一...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文化...
青春华章丨水利合作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为...
美国关税重压迫使博茨瓦纳加速经济转型
视频丨德国财长:美加征关税政策只会带...
哈萨克斯坦总统:中国全球治理倡议为世...
专访丨全球治理倡议是推动国际合作体系...
在新疆万亩戈壁晾晒场 看“火红辣椒”带...
喝奶茶 品美食 感受幸福的味道!多民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