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左二)两口子和女儿女婿在崇寿经营了14年的杂货店内合影。■摄影 全媒体记者 杨贯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移民文化已刻写在慈溪这座城市的基因中。上世纪90年代,慈溪开始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阶段,逐步跨入发达地区行列,天南地北的外来务工者慕名来到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他们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之一,也共同见证了慈溪逐步变得富有活力到一步步走向繁荣的过程。
陈峰一家四口来自安徽寿县的大别山区,在慈溪已经工作生活了近20年。近日,记者来到陈峰位于崇寿镇的家中,听他谈起了这个家庭与慈溪的缘分。
杂货店供出两个大学生
陈峰的家在傅家路村六塘西街上,是一个约90平方米的单间。前面70来平方米开了一家粮油百货店,摆着一排货架,后面是厨房和卧室。地方不大,收拾得紧紧有条、干干净净。在2005年开店之前,陈峰和妻子曾在宗汉一家灯具厂打工5年。“以前的老板对我不错,给的工资比同行高。”陈峰笑着说。
1999年刚到慈溪的时候,陈峰一边跟着亲戚在商都拉货车,一边找亲友筹措了1万块钱在宗汉新华街上开了家杂货店。因为不懂经营和本地话,两三个月就赔掉了一半。2005年他在崇寿镇六塘西街上再度开店,有了点破釜沉舟的味道。
第二次开店前三四个月生意还是不行,过年时妻子回了老家。没想到春节期间下起了大雪,加上工厂订单较多,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留在崇寿过年。老陈临时雇了两个人一起守店,三天就清空了货架。就这样,这家春节不打烊的百货店一下出了名,生意开始好转起来。
和许多中国家庭一样,一家人的重心始终放在两个子女身上。靠着这个小小杂货店的收入,陈家大儿子陈士涛在南京理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现在在加拿大读博士后。女儿陈巧丽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选择到慈溪工作,在一家幼儿园当了幼师。
小小年纪成了留守儿童
在父母初到慈溪时,陈巧丽还在上小学二年级。小小年纪与父母分开,自然承受了很多的分离之苦。
和很多外出打工的家庭一样,两兄妹从小就由家里的亲戚带着长大,寒暑假才能与父母团聚。他们的生活学习,是大家庭接力配合共同完成的。陈峰的小妹是老家一所初中的教师,中学那几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兄妹俩很多的照顾。
从父母来到慈溪第一个年头开始,每个寒暑假,陈家两兄妹都在慈溪度过。很小的时候,陈巧丽就知道了父母的辛苦。早年父母在工厂打工,加班是常态,常常一身疲惫回到家里。近20年里,陈峰两口子回老家过年的时间也屈指可数。直到近几年父母年迈,他一有时间就回一趟老家陪伴父母。
陈峰说,慈溪也给了他们一家充分的回报。女儿第一次高考重感冒失利,自己在慈溪这边有了稳定的收入,才能支持女儿复读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女儿不少同学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在大学毕业之后,陈巧丽与父辈来慈溪打工不同,她很自然地选择了到慈溪工作定居。因为父母在慈溪,对慈溪她也有一种亲切感。
从小店老板成长为村干部
由于邻近崇寿镇工业园区,傅家路村外来人口较多,常年保持在5000人左右。新市民一直是他们家小店的主要服务对象。常年下来,不少人成了小店的回头客,也愿意跟老陈沟通。记者采访期间,不时有熟悉的顾客和老陈攀谈。
为了加强外来人口的服务管理,2006年,傅家路村成立了和谐促进会,陈峰被任命为大湾片的片长。2015年,因为工作得力,陈峰担任了该村和促会常务副会长。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陈峰很好地发挥了自己新慈溪人的身份和开店人缘广的优势,在新市民的务工、劳资纠纷、租房、子女就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五水共治”、环境整治、食品消防等方面协助村里较好地完成了工作。
在陈巧丽眼中,父亲挺适合当村干部。从小到大每周一个电话,父亲从不啰嗦,更不会打骂他们,而是跟他们好好讲道理;遇到问题也不避讳,能够摆开来谈;家庭关系和谐,她和哥哥遇到事都愿意和父母沟通。
陈峰告诉记者,和促会的工作大多很琐碎,和他初中肄业一样,进厂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他认为,大家到慈溪来努力工作,就是希望能安居乐业,更好地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改善家庭生活水平,这是新慈溪人和慈溪人的共同期望。所以在遇到工伤等较为棘手的事情时,只要促成双方换位思考,都能顺利地进行调解。
这些年,陈峰一家在慈溪收获了一系列的认可和荣誉。2014年被傅家路村评为“优秀新邻居”,2015年被评为慈溪市和谐社会五大员、“和谐新邻居”,2017年被评为百名新慈溪人、崇寿镇庭院整治示范家庭、崇寿镇优秀志愿者、慈溪市绿色家庭、慈溪市“五水共治”好家庭、崇寿镇文明家庭等。
陈峰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慈溪对他的努力付出给予了丰厚的回报,他对慈溪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会更加努力和拼搏,为建设美好的第二故乡添砖加瓦。■全媒体记者 杨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