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王菊儿:37年坚持书写善良人生
2018-07-17 10:09   稿源:慈溪日报

  1981年,王菊儿嫁给蔡其明,从那天起,她挑起了照顾小叔蔡明余的重任。年轻时她每天不但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还要下地干活并且照顾家里的两个儿女。如今,一晃37年过去了,王菊儿以坚持不懈的无私付出,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善良之歌。

  由于小叔子下半身瘫痪,终日卧床,一日三餐都由王菊儿端到跟前,家里若有什么好肉好菜,王菊儿必定拨一大半到小叔子的碗中,自己和丈夫尝尝鲜就行。小叔子行动不便,大部分的活动空间就是他的卧室,王菊儿坚持每日为小叔子打扫房间,尽心尽力地成全小叔子衣食无忧、窗明几净的生活。

  2000年,平淡的日子发生了很多变故,公公婆婆相继去世,王菊儿夫妇作为这个家庭的支柱,只能强撑着处理公婆的后事。骤然增加的家庭支出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而这年偏偏种啥都卖不出去,经济陷入困境。而这时候,女儿连高中都没上完便早早辍学。生活给了王菊儿一拳又一拳打击,无数个夜晚,她忍不住默默掉眼泪,然而,她始终牢记对公公临终前的承诺:“只要我有口饭吃,就不会少了小叔子。”

  公婆去世后,照顾小叔子担子更重了。有一次,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王菊儿扔下手里的拖把冲到小叔子房间,才发现他从床上摔了下来,本能的用手撑地,手腕直接骨折变形了。王菊儿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一面赶紧打电话给下地的丈夫,一面去马路上喊来了黄包车,一路狂奔着把小叔子送到了医院。

  生活对于善良的人总会有回馈和恩赐。王菊儿有了两个可爱的外孙女和一个懂事的孙子,女儿女婿和儿子儿媳都是孝顺的孩子,也都有一颗同样美好的心灵。女儿虽然出嫁了,但经常会买些好吃好穿的给她叔叔,同住的儿子和儿媳妇也经常陪叔叔说说话,给叔叔配药送饭,像亲生父亲一样照顾着。■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王纯纯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微腐败”新变种,要警惕
创新破局 浙江光伏谋长红
蓝媒热评丨不能忘 不敢忘 不忍忘
今天,我该如何写您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浙江各地举行活动纪...
刘捷在温州调研时强调 找准县域发展特色...
拾光纪·“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行稳致远
人民领袖|从习近平的几封回信感悟抗战精神
中经评论: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理响中国】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
解读补贴撬动消费的密码
理响中国|AI绘丰碑:残碑惊雷。
凝聚正义力量 砥砺复兴之志——习近平总...
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重磅微视频|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砥柱中流领航复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天天学习|为何说“九一八”是中国人民...
时政微观察丨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美不胜收“桥城蓝”
“银发拾梦”公益活动
孩子近视进展快, 配什么眼镜好?
登革热——“咬”出来的麻烦!
小心“爆火”直播间背后藏猫腻
家门口的健康驿站,托起群众稳稳的“医”靠
这周末,慈溪有一场国家级桨板赛事
国资国企增资增信双提升
林坚率慈溪市党政代表团赴常山县学习考察
【央视快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全面推进...
习语|“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