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励丁张和家人在看院子里的花草。■摄影 全媒体记者 蒋亚军
夏日的清晨,家住坎墩二灶市村九甲弄南路上的励丁张早早地起床,拿起水壶给庭院里的花草浇了水后,优哉游哉地去早市买菜。已是83岁高龄的他,身子骨仍十分硬朗,用他的话来说,“滚个两百斤的水缸不成问题。”
“现在社会好了,家里都用不上缸甏了,我也好多年没补缸甏了。”励师傅说,家里那些斧头、榔头、砂撬等修缸补甏工具都已经不在了,留下的只有院子里的两口大水缸。
“这个东西也有不少年头了,是早先酱油作坊里专门酿造精制酱油的工具,按照腹略大于口的形状来看,应该是甏,但因为用来装水,所以经常被人叫作缸。”励师傅解释,缸甏的种类很多,不能单一地以大小区分。以缸为例,大至可盛放七担水的“七石缸”,小至略大于碗的“斗缸”,用途不同叫法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口大而无颈的陶器叫作缸,口小腹大的盛器则为甏。但不管是修缸还是补甏,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难不倒励师傅。
作为当地有名的补缸匠,自十几岁起,励师傅就跟着父亲学补缸补甏,修缝补洞、两缸拼一缸,他都十分拿手。“这补缸补甏只能算副业,主要还是靠种田地,以前地少,也就六七亩。”虽然补了50余年的缸甏,但励师傅一直坚持以务农为主,只有在农闲时才会出门补缸甏赚钱。
以前坎墩种大头菜、榨菜很出名,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备好几个缸甏用来腌菜、储水、放粮食,还有些榨菜厂需要用到不少缸缸甏甏。早些年物质匮乏,大缸一旦破裂,大家都舍不得扔,便会找上励师傅帮忙修补。
励师傅修缸补甏的“副业”一直十分忙碌,无暇顾及孩子。为此,在儿子励建忠的儿时记忆里,大多是母亲的身影。今年46岁的励建忠从事的是蒸汽压力管道安装工作,虽然没有继承父亲修缸补甏的手艺,但在择业时还是选择了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今年他的儿子上高三,他也建议孩子选择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有门手艺在,总不会没饭吃。”
在励建忠眼里,修缸补甏这个活除了需要力气,还需要技术,要做到“耳灵、眼尖、心细”,一般人可做不来。初中毕业那一年,励建忠曾跟着父亲一起出门补缸,当时补的是一个“七石缸”那样的大缸,一两百斤重。得先把缸搬到空地上,但不管自己怎么用力推,它都纹丝不动,而父亲一上手,这缸就乖乖地转动,被挪到了院子里放倒固定好。
励师傅有一招“听声辨位”法相当了不起,只要用小榔头轻轻地敲击缸四周,就能通过声音辨别出水缸有没有漏、漏水缝隙在哪里。也正是有这拿手绝活,上了年纪后的励师傅还曾被慈溪的食品厂聘请做验缸师,专门检查场内缸甏的破损情况。
确认裂缝后,就开始凿凹槽,然后打“马钉”,最后用铁砂填槽,当时用的修补材料是生铁粉,使用时得用盐水调和。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每一个步骤都是经验的积累,力道、分寸、用量都得把握好,不然不是凿破了缸,就是补不牢。
后来,随着塑料桶、不锈钢桶的大量出现,这些笨重易碎的陶制缸甏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补缸的生意也清淡起来,许多手艺人也开始改行,会修缸补甏的人越来越少,修缸补甏这门老手艺也成为一种岁月的沉淀与回味。■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李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