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夫妻同心协力 勤劳创造幸福
——记掌起镇戎家村徐晓明 、楼惠婷家庭
2018-08-10 09:55   稿源:慈溪日报
徐晓明、楼惠婷和儿子、儿媳妇在看家庭相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不胜枚举。在掌起戎家村有一对夫妻——现年57岁的徐晓明和52岁的楼惠婷,他们从一个贫穷的家庭逐步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一切靠的是夫妻俩勤劳的双手。

  不嫌弃穷男友 毅然嫁给深爱之人

  年轻时候的徐晓明,父母去世比较早,加上家中有好几个兄弟姐妹,生活过得比较清贫。学生时代,徐晓明书读得比较好,但因为各种原因,高中只读了半年,之后先后在生产队干农活、承包土地种棉花、在村办厂当工人做电风扇定时器、去大西北养蜜蜂。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并没赚到多少钱,只能混口饭吃。

  楼惠婷20岁那年,认识了比自己大5岁的徐晓明。她说,当时他们在村办厂同一个车间上班,见他挺有才的,且为人正直,比较聪明,慢慢地日久生情,就和他交往了,并确立了恋爱关系。后来,徐晓明独自去大西北养蜂,两年多后才回慈溪。这段时间他们基本上靠书信联络,但每每看到字里行间他在那边吃的苦,楼惠婷也为他吃苦耐劳的品质所感动。

  1989年2月,接触了三年的徐晓明和楼惠婷结婚了。“我们是同个村的,大家都是知根知底,他家算是村里三大困难户之一,我家条件比他家要好,但当时也没有看不起他,毅然选择嫁给了他。”楼惠婷说,当时他家聘礼也没怎么发,洗衣机、冰箱、电视机三大件都没有,而且电视机还是从别人那边借来的,虽然知道日子刚开始会过得比较苦,但还是认定了他。

  婚后创业逐步起色 酸甜苦辣都尝遍

  婚后,徐晓明夫妻和他人合伙开始创业,希望家里的经济环境可以改善。他们将家中仅有的1000元钱拿出来购买了一台二手手扳压机,为其他企业加工仪表器上的齿轮。那时,徐晓明自学能力比较强能吃苦,经常独自钻研摸索开发模具;而楼惠婷一边带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一边做产品检验。大半年后,合伙生意结束了,这段时间他们只是赚了点辛苦钱。

  之后,徐晓明夫妻俩开始走上了独自创业的道路,在家中开小作坊做金属齿轮,短短四五年时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夫妻俩还专门建了标准厂房,扩大业务范围做计数器,后来还研发生产手机振动马达以及马达机壳。直到2009年,夫妻俩将厂房搬到了慈东工业区,产品也开始转型升级,慢慢地摒弃原有业务,开始专门制作灯具,出口欧洲国家。

  楼惠婷说,刚创业那会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睡个囫囵觉,太累太辛苦了,经常早上三四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睡觉,所有事情必须亲力亲为,容不得丝毫松懈。丈夫徐晓明说,创业并非这么简单,风险很大。这三十年来,他们也做过许多投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次亏了钱还差点破产,但好在夫妻同心,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挺了过来,才有了今天的业绩。

  悉心培养下一代 热情服务公益事业

  目前,徐晓明夫妻俩一个女儿还在上学,儿子和儿媳妇在自家公司上班,专门负责外贸这块。徐晓明说,创业难守业也难,儿子现在也到了而立之年,是时候慢慢放手让他去闯了,希望他也能吃苦钻研、待人真诚、不断创新,将来成就比自己还大。儿子徐哲宁则表示,从小就听父母创业的故事,知道他们那个时候吃了很多的苦,才换来今天这么幸福的家庭,以后自己也会像爸爸那样,做一个正直有担当的好男儿。

  其实,在厂房搬去慈东工业区后,业务也算上了正轨,楼惠婷也慢慢地放下了公司的事情。2010年,楼惠婷开始在掌起戎家村任专职干部,负责计生工作,后来担任村妇女主任,一直勤勤恳恳为村民办实事。而从2014年开始,楼惠婷热爱上了公益事业,经常和他人一起做公益,如到健身步道和海涂边捡垃圾、慰问孤寡老人、送防暑用品给高温作业者等。

  楼惠婷说,那个时候有很多人在做爱心公益活动,自己平时人也比较热情,就想着一有空去做做公益活动也不错。直到2016年10月,掌起成立了慈溪市爱心姐姐公益俱乐部掌起分队,她担任队长,一瞬间感觉肩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之后便一直带领着大家做公益活动,为需要的人服务。 “做公益活动这些年,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很感谢他们。”

  “这30年来,我们家庭得益于党的好政策,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原来的贫穷面貌。回想起来,那是真的很辛苦,真的很难忘,现在得之不易的幸福一定要珍惜,而且还要不忘服务于社会,多做贡献。”楼惠婷感慨地说。■全媒体记者 戎志虎 通讯员 张幼凤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微视频丨劳动者的双手
【讲习所·追光的你】习近平用“四个最”...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从50年前的这篇报道,感悟总书记的劳动本色
总书记上海行丨记者手记:赢得未来,始...
“五一”假期看上海车展吗?记得提前购...
杭州最后一封电报,发给了全体市民
蓝媒热评丨这部法,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五一”去哪儿玩|探秘“浙”里绿野仙...
五一“生产力”丨China travel成为他们...
时、势、义,在我们一边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习近平总书记...
学习卡丨“一勤天下无难事”
习近平主席推动新开发银行成长为金字招牌
谋篇“十五五”,习近平在座谈会上这样强调
学习新语|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第一观察 | 总书记为谋划好“十五五”提...
时政微纪录丨谋篇布局“十五五”——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
联播观察|“花式”解锁好春光
说“闻”解字·这个字里,有中国的文明传承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追光的你】习言道|同一线工人面对面...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行
重磅微视频丨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人工智能发展,总书记指明方向
联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
学习新语|谋篇“十五五”,总书记作出...
金色相框丨习近平上海之行
追光的你|人民江山 劳动绘新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