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气象站观测场。
新气象站观测场。 ■摄影 全媒体记者 黄凯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工农业生产,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产品的普及,获取天气预报成了随时随地可以做到的事。气象事业的长足进步,是一代代气象人在背后数十年的努力,这也可从我市气象场站的外观变化窥见一二。
这是一张拍摄于1983年10月的观测场黑白照片(如图)。当时,我市气象站位于庵东镇。场内设施相对较为简单,照片上有着熟悉的百叶箱和风塔,周边则是平整的草地。“照片说明”中注明了观测场的周围是几幢黑瓦白墙的民宅,及公社的牧场和农民的自留地。
现任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的余建明于1989年从杭州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毕业后,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分配到了气象局。据他介绍,早期气象站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观测记录气象数据,积累原始气候资料。最繁重的工作是每小时一次的“航空报”。早年上级部门发来的天气趋势图一天一次,能够提供的预报自然较为“粗放”,只能做到最近两天的预报。在1993年,气象预报开始在本地电视台上发布之前,广播和报纸是唯二的发布渠道。一年中比较重要的发布节点是农业生产中春耕、双抢等重要农时。在那个年月,慈溪还只是一个以农业闻名的县。
1992年,慈溪市国家基本气象站从庵东迁到了当时还是浒山镇的另一片田野上。“气象站一直有严格要求,要建在空旷的地方。”老余说,早年气象站确实挺偏僻的,骑自行车往来要沿着田间小道绕来绕去。20多年间,城市在逐渐东扩发展。气象站周边的明州路、孙塘路陆续修通,民宅建筑林立,人烟变得稠密。街市也从无到有,一片冷清渐渐变得繁华热闹起来。
在余建明看来,比环境变化更大的,是气象事业本身的长足发展。其中,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最为显著,气象部门也是我市应用计算机技术最早的部门。1997年,市气象台建立了慈溪市第一个局域网络,通过卫星接收上空的风云二号卫星数据。这也是他得以经常看到直观云图的开端。第二年,气象部门受市政府的委托,建起了市农业综合信息网络。
有了计算机网络,数据的收发再也不依赖电报;随着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天气预报终于突破了“一天一报”的局限,预报天数也由过去的2天增至7天。从那时起,公众获得的天气资讯服务逐渐在往“定点、定量、定时”方向发展。现在,临时的台风、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消息,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微博、短信及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布临近预报。
同时兼任着气象台副台长的新一代预报员陈磊介绍,从2005年开始,根据上级规划要求,我市气象部门开始逐年增设镇(街道)级的无人值守区域气象观测自动站点。至今已经达到了38个。这为更细致的“定点”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今年1月1日,我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在周边新增建筑的“逼迫”下,搬迁到了慈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观测场开展的气温、降水、风、气压等14个气象观测项目中,除了日照、云量、云高等需要预报员定时介入外,其它监测项目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数据采集与整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预报员,加快了信息处理速度,使得准确、细致的天气预报得以主效、及时的发布给公众。■全媒体记者 杨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