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王烨江翻拍。
“认出来没有?中间左三,衣服齐整,纽扣全都扣上的那个人就是我。其实我上衣口袋里也插了钢笔的,只是被遮住了,你没看出来吧?白衬衫、中山装、上衣口袋插支笔,这可是当时文化人的标配呢。”
提供这张老照片的人,名字叫阮万国。提到阮万国,很多从事文化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是改革开放初期胜北公社(现属新浦镇)的文化站站长。后来的工作虽多有调迁,但近40年来,他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出发地,根扎在泥土深处,面向着普通群众,花开成灿烂文化,果润出精神文明。
“这张照片摄于1981年,当时我已经当了两年的文化站站长。那时候,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特别是农村群众文化可以说百废待兴。我们文化站其实就我一个人,所以,我既是站长又是兵,非常忙。”如今已赋闲在家的阮万国回忆说,那一年夏天,县里招集全县8个区60多个公社的文化站干部举办了一次业务讲习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专业技能培训。拍这张照片那天刚好是端午节,地点在浒山西门的万缸池旁新建成的文化馆大楼前,当时这幢楼可说是全县的地标性建筑。“参加这期培训时我才刚结婚,可谓是新婚燕尔,但因为自己刚从‘泥腿子’变成‘公家人’,以前又不大懂群众文化的基本任务,方式方法上也很局限,所以,为了不错过每一个课时,为期13天的培训期间愣是没有回过一次家……这些事到现在还在好友中成为谈资。”
事实上,阮万国的勤奋和认真马上就有了回报。这次培训期间结束后,他“活学活用”,每天跑田间地头、大队乡村,将一支包括创作、演唱和书法美术在内的群众文化队伍张罗得热热闹闹。另外,4个“灯光篮球场”的比赛训练,以及“两丰”“红联”2个越剧团的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越剧团,元旦至春节期间曾几度被风风光光请到余姚南部山区和舟山、象山海岛等地演出。-全媒体记者赵思舜
“那时确实很辛苦,但干劲十足。最近,我们一帮老文化工作者相聚时,有人说当时的我们是启蒙农村群众文化的使者,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贴切。”阮万国回忆道,那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而文艺队伍又是业余的,所以排演都是在夜里进行。有一次,两丰剧团排练到深夜10点钟,那天他的自行车坏了,摸黑从勤丰大队走了10多里路才回到驻地。“那时,到12点以后睡觉、饿着肚子上眠床是常有的事。”
不仅如此,本来只有初中文化却一直坚持自学且喜欢“舞文弄墨”的阮万国还自我加压,“异想天开”地创办了一本“文学刊物”,“受王羲之洗笔、池塘变色的典故启发,我们将这个刊物命名为《墨池》,意为文艺爱好者练笔的地方,每一期都是我一个人在晚上用蜡纸刻写,然后油印装订成册。”
薄薄的、小小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墨池》成了阮万国的文学出发地,也成了他们那一代文化人的共同记忆。如今,当老照片上的那帮文化老友再次相聚时,总会回忆当年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以及40年来我市群众文化的发展、壮大和繁荣。而他自己,因为坚守着“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初心”,一直到退休仍然笔耕不辍,近40年来光发表在《十月》《文学港》《联谊报》及《慈溪日报》等报刊上的文字就超过20万字;2015年,文汇出版社还出版了他的散文集《盐霜》。
对于这本《盐霜》,评论者认为“唤醒了一代人的文化记忆”,是“从生活中熬出来的盐”。而他自己却谦虚地说,“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有幸从泥土中走出。几十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来时的路,所以,我只是用文字的形式重新走向泥土,为我市群众文化尽一份心力而已。”■全媒体记者 赵思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