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1970年前后拍摄的个人肖像照片,2.5厘米乘2厘米的尺寸,画面已经泛黄。通过它们,不难领略过去时代的社会风貌,也可一窥数十年来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而在当时,它只是一个中年男人“不务正业”的成果中幸存的一小部分。
这组照片是今年86岁的林荫拍摄的。1963年,他在当时的观城东大街开办了一家海鸥照相馆。50多年来,很多当地家庭数代人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在这家照相馆拍的。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他的名字,但都能亲昵地说出他的外号“红鼻子”。
文革开始后,照相馆经营受限,难以为继。林荫开始带着一台海鸥牌胶片相机步入偏僻的乡村。当时交通条件差,他在外面一跑就是一个多礼拜,给当时看到相机还感觉很稀罕的人们拍照。那个时候,拍张照片是件很新潮时尚的事情。不仅机会不多,要价也不菲。一张照片“七毛七”,抵得上半天的工钱。从留存下来的照片来看,拍照的主力是年轻的女性。
林师傅说,过去拍张照片不容易,大家都会用心准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大家的打扮都挺简单,男女着装在样式和颜色上看上去区别不大。但无一例外的是,大家的情绪都很饱满。这些露出纯真而热情笑容的年轻人,如果还健在,应该都已经在70岁上下了。
在拍照之前,一般都会精心挑选拍摄场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己工作的环境。慈溪曾经是个产棉大县,老棉纺厂就建在老观城城区。一些年轻爱美的纺织女工在自己平时工作的车间里,和熟悉的纺织机器一起留下了合影(图②)。还有一张在附海拍的照片,一位年轻的女士选择在当时还很少见的家用缝纫机前留影(图①)。
老鸣鹤场过去建有一家砖瓦厂。一位青年女工一边搬着砖,一边留下了一张照片。紧绷的身体透露出劳动的艰辛,面带的笑容则洋溢着劳动的自豪和对工作的骄傲。
慈溪地处江南,河网密布。过去交通不发达,水运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少人把拍照地点放在老观城东边的几座石桥附近。曾经繁忙的码头、船只,现在已经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几座石桥还在,不过也都已经翻修过了。
同样消逝的,还有过去老观城的鼓楼山。在那个女性“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年代,三位女民兵趴在坡地上往前方张望。其中一位手中紧握着一把步枪,仿佛正在迎接接下来的战斗(图③)。
也有一些建筑依旧矗立,像东山头村的老供销社、锦堂职高的教学楼,不仅保留着很多人的记忆,现在还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除了人文风光外,自然风景也一直是合影的好对象。在林师傅的照相馆里,就有好几张以白洋瀑布为背景的照片。
“照片总是跟着大家的生活一块变的。几十年下来,变化可太大了。”林荫说,大家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不同年代的照片体现的审美水平也在水涨船高。但是没变的东西也有,还很清晰,那就是人们对更美更好生活的追求一直没变过。■全媒体记者 杨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