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掌起公社下叶大队的五个生产队捧着各自500元的血汗钱交到我手里开办加工厂,没有一次怀疑反倒格外信任,我就想着一定要把大队的经济搞上去。”贝金发说,“几十年过去了,我时常跟自己说,办企业是为了农民。好在回头看看,这份初心还在。”
贝金发今年84岁,是土生土长的老宁波人。1957年,23岁的贝金发高中毕业,来到当时的慈溪县掌起公社下叶大队开始了知青生涯,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新农民。仅仅一年,有学识的贝金发就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农业中学,即掌起中学的前身,成为了校长兼语文老师。两年的园丁生涯匆匆,现有的知识让贝金发意识到要带动村民致富还远远不够。在乡党委书记的支持下,1960年,他参加了高考,并前往宁夏读大学。
1962年,大学毕业后的贝金发被留在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经济委员会,担任副科级干部。这在不少人眼里是令人羡慕不已的“铁饭碗”,比靠天吃饭的农民不知好上多少倍。可不到一年,贝金发就毅然回到了掌起公社。“一个是爱人在这里,小夫妻一年见不上几次面,我心疼她;再一个当官并非我的初心,还是想回到地里,回到村民的身边,对这儿有很深的感情。”贝金发回忆起当时的决定,言语格外坚定有力。
1970年,为了改善大队经济落后的面貌,贝金发临危受命,接过了乡亲们递来的2500元钱,也接过了乡亲们的殷切期盼,开办了大队第一家社办企业——土纺土织加工厂。一年后,大队的经济有了起色,“困难是暂时克服了,可是光靠传统手艺,总归是发不了家。”贝金发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加工厂的瓶颈,于是他开始思索着转型升级。
真正让掌起公社跃升为县里第一个产值超亿的乡,是贝金发一手创办的掌起塑胶制品厂。“那时候外国人人均一年用70公斤塑胶制品,而我国人均才0.1两,这个差距在调研的时候太让我震惊了,于是我当即决定,向塑胶制品业前进。”70年代的慈溪县还没有一台像样的注塑机,贝金发的手头资金实在有限,他就跑到宁波的塑胶制品厂上了几个月的班,硬是一点一点摸透了注塑机的每一个零件,回来后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注塑机。有了这台机子,厂里的产品一下子有了质的提升,生产出来的电表塑料面板光滑平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买家,还在多个地区成为了免检产品。
塑胶制品厂的成功是极具影响且实实在在的,1971年到1983年的12年间,制品厂的销售额最高达到了一年700万元,仅利润就有286万元,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要知道那时候大米才一角三分一斤,猪肉是七角一斤,房子大概几十元一平方米。”贝金发说,“塑胶制品厂的经济规模、生产效益在当时宁波地区都排名靠前。”
经济富裕了,最大的受益人还是当地的老百姓。当时下叶大队共有1000多人,其中最多的时候有近700人在塑胶制品厂上班,月均工资达50元。为了补贴仍坚守在第一产业的农民,贝金发免费给村里其余的“全劳力”40元一个月,60岁以上的老人则为30元一个月。除了经济补助外,他还承包了大队里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学费,和所有村民看病花销的80%,并修了路,造了桥。“办企业的初心始终是为了农民。”这句话贝金发反复讲了好几遍。
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进入高潮,与时俱进的贝金发又开始进行了产业结构的改革。1986年,掌起司琪乐洗衣机厂开办,全国最早的原始全自动洗衣机诞生了。五年后,贝金发又敏锐地嗅到了空调塑料件市场的商机,接棒洗衣机厂的辉煌,开办了塑料件厂。“点子一直都有,办企业就是一个不断开发的过程,就像浙商‘四千精神’说的那样,我们慈商向来都是拼搏进取、不畏艰辛的一批人。最重要的是,慈商还离不开慈孝文化的影响,反哺社会、回馈社会是我们的初心。”■全媒体记者 胡格格 通讯员 厉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