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巴赫的钢琴曲热烈激昂,背后整墙的瓷碗泛着悠远的光泽,叶文夫在桌上摊开的宣纸上不急不缓地点上几笔,看似漫不经心却自有章法,浓淡疏密恰如其分,一幅意境开阔、隽永淡雅的《虎溪三笑》便跃然纸上。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可以说,是时代成就了现在的我。”叶文夫由衷地感叹时代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巨变,感谢时代赋予他的机会。叶文夫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创作了《晚福图》、《谷香图》、《暖暖的东风》、《大山·延伸的路》等众多优秀作品,画作曾六度入选全国美展。
1951年,叶文夫出生在上海,14岁时随家人去了贵阳,17岁才回到祖籍慈溪,就此定居下来。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慈溪这座海边城市也变得年轻又富有活力。20多岁的叶文夫蓄着一头长发潇洒地体验生活,用艺术的画笔描摹着家乡的变化。
1984年,叶文夫创作了《晚福图》,也正是这幅画让他一鸣惊人,被认为是他的成名作。“那是慈溪乡下的一个敬老院,政府给这个敬老院的老人购置了一台电视机。”叶文夫说,一个月的工资三四十元,而一台电视机却要好几百元,所以那个时候电视机还是个稀奇货。一到晚上,老人们都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高兴得脸都笑皱了。
1992年,叶文夫就读中国美院刘国辉教授主持的中国人物画高研班。在那里,他得到了系统的学习,为他之后绘画水平的提高和画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正如叶文夫所说,他的作品多注重现实题材,常反映时代主题。 1998年的《筑路工》反映的是329国道扩建时的情景,展现了我市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历史片段。先进的大型机器,汗流浃背的工人,一条条宽阔的大马路,折射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而在艺术上,叶文夫将有力的写意笔线与表现主义的强烈色彩糅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喷薄的张力和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叶文夫对慈溪有着深厚的感情,注重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他创作了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工程之《越人创烧原始青瓷》,又绘就了大型历史题材长卷《徐福东渡》,凸显了慈溪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众多现实题材汇集于他的笔端,今年创作的作品《村支书》反映了新农村新风貌,近期将在浙江省文史馆展出。
“撤县设市以来,慈溪的成就有目共睹,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越来越强。”叶文夫说,作为一名文艺人就要与时代同频共振,用艺术的语言反映时代、讴歌时代,不断创作出展现群众精神新貌的优秀作品。■全媒体记者 陆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