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镇街部门新闻

以菱为媒促发展 亲水美景迎宾客
胜山打造“红菱+”产业综合体乐享慢生活
2018-11-05 10:21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秋意渐浓,胜山镇的红菱进入了采摘销售的尾声。近日,胜东村的六旬老人陆银达划着红菱桶,正忙着采摘最后的红菱。“红菱就要落市了,今年收成不错。”他高兴地说,今年红菱赶上丰年,约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周水章老人也对今年的丰产津津乐道,“红菱产量高,我一个人摘摘来不及,还要雇人呢!”

  一枚小小红菱,在胜山的土地上,创造出了无限生机。近年来,胜山镇谋划“以菱为媒”系列活动,重点打好红菱“提质增产”特色牌、旅游“以线带面”示范牌和产业“全面融合”节庆牌,打造“红菱+”的产业综合体,以亲水美景营造一方乐游慢生活。

  “我们胜山红菱的特色,一个是外壳红红的很漂亮,还有个大皮薄味道好。”胜东村东菱合作社社长阮焕江告诉记者,要培育出这样好品质的红菱,关键在于清澈洁净的水质。随着“五水共治”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和污水零直排区的创建,胜山镇通过污染源源头管控、污水管道铺设、河道障碍物清除等一系列方式,大幅度提升了全镇的生态环境,为红菱的种植打下了基础。如今,全镇共有红菱种植户100余户,为了种植红菱,不少农户还开拓荒河,全镇种植红菱的河道面积已达1000余亩。

  红菱丰产的秘密,不仅在水质,更在标准化的种植流程。随着红菱标准化生产在菱农中的推广,菱农们一改原来老菱自动脱落、新菱自发生长的传统模式,在选种育种、种植方法、施肥除虫、包装销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实现流程再造。红菱亩产较往年提升10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可达六七千元,这是标准化生产带给菱农的“甜头”。“这套标准既符合上级部门的要求,也贴合胜山的实际,有效地实现了红菱增产、农民增收。”胜山镇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胜山镇正整合红菱种植户资源打造红菱基地,并积极创建宁波市红菱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河道弯弯,菱叶密布,红菱基地不仅是红菱生长的家园,更具有天然的田园风情。目前,胜山红菱采摘基地正规划建设红菱采摘活力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大棚果蔬种植区、果蔬采摘互动区等片区,着力打造具乡村风貌和红菱采摘特色的综合休闲农业基地。颇具野趣的基地门头,铺设一新的自行车骑行道,建设中的自行车驿站、亲水步道、景观亭等正抓紧实施,累计投资约500万元。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的红菱采摘基地,已经迎来了多批游客前来游玩体验。而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二届红菱节上,胜山镇趁势推出了四灶浦沿江风情线休闲游、“一山一寺”祈福游、服装布料市场商贸购物游、红菱基地亲子采摘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打造连接东西“生态、人文、商贸”旅游线,全面带动镇村旅游业发展。

  更多商客也将目光投向胜山这座小镇。自去年举办“以菱为媒”招商推介会以来,胜山镇打好“以节促商”节庆牌,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把“服装布料物联交易平台”等多个重点规划项目向国内外客商发出邀约。今年共促成上海千逊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引进项目、年产10兆瓦大型非晶硅薄膜光伏电池玻璃模板生产线项目、慈溪胜山万洋众创城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23.8亿元。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红菱产业发展,打响胜山红菱特色品牌,并以此为纽带,促进产业全面融合,助推乡村振兴。”胜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媒体记者 马安娜 通讯员 徐梦萱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巧织停车网 畅通民生微循环
习言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
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构建更...
习言道丨面对“沉思的雅典娜”,习近平...
多彩海报丨美丽浙江新目标
欢看电影周丨今年的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
“洋老板”涌入义乌,投资的不仅是生意
中国体育“两博会”启幕,浙江馆以“科...
长三角示范区已承接14项中央改革授权事项
学习·故事丨习近平:“要做到全村最好的...
一习话丨“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
壹视界 | 以人民之心为心 以天下之利为利
骑手学急救 防患于未然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服务贸易创新...
向新而行|中国“新三样” 造福全世界
胜利之师迈向世界一流——中国人民抗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
习言道|山河永念,英雄归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这条江,总书记始终牵挂
等你归来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
冲上热搜!这双膝盖,看疼千万网友……
浙江要把修飞机的生意做到200亿
中国蓝观察丨浙江服务如何答好“服务全...
多场重量级展会陆续登场 浙江激发消费新...
奋战三季度 跑好下半场丨前8月浙江进出...
钱江观潮丨设计效率提升40倍,成本直降7...
“零距离”健康守护
货物洒落堵塞交通 消防员变身“搬运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