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沈建基在四川放蜂。
上世纪60年代沈建基一边放蜂一边写诗。
上世纪80年代沈建基与爱人合影。
“这些老照片大多拍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那是我四处放蜂、逐花而居的岁月,里面铭记着我的青春,当然还有萌动的诗意和远方。”
晚秋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诗人沈建基一边和记者分享他的老照片,一边讲述他半个多世纪来的人生故事。
他说,如果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生于崇寿镇傅家路村的他可能至今还是个漂泊在外的“莆田人”,当然也不会发表那么多诗歌……
背井离乡的岁月已成过眼云烟
“我的养蜂生涯始于1965年,那年我20岁。”沈老说,那一年,他们全家节衣缩食,卖了猪和一点少得可怜的自留地棉花,再凑上分配给每人三尺八寸的购布票,跑到义乌换回6箱意大利蜂种。挨到次年春,他就带着他的宝贝蜜蜂去采鄞县的紫云英、仙居的乌桕、天台的桔子花,仲夏返回慈溪的棉花地时,蜂群已发展到原先的3倍。
然而,正做着甜蜜美梦的他,却因形势的陡变不得不背井离乡。由于他爷爷的成分问题,慈溪是不能再待下去了,他告别父母,带着一年来苦心经营的十几箱蜜蜂,悄悄离开了慈溪。
几天后,在衢州火车站,他遇到了后来一直被他尊称为师父的养蜂人童林标。童师父以广博的知识才干,统领着一支颇为庞大的衢州人养蜂队伍,经略全国,南征北战。在师父的热心帮助下,沈老度过了那个“一生中最难熬的冬天”。开春以后,他便随着童师父所带的养蜂队伍,开始四处漂泊的放蜂岁月。但由于社会动荡,一年后他不得不离开师父,独自带着一伙蜂友另辟蹊径闯荡南北。
那时候慈溪人还极少外出放蜂,沈建基算得上是个开拓者。他说,虽然有许多辛酸,甚至连户口也不得不从慈溪迁到福建莆田,但它们毕竟已经成了过眼云烟。“更何况,因为遇到了师父那样的好人,所以至今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
逐花而居的日子艰辛而浪漫
那些年去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如果以省份算,几乎每个省份都跑遍了,有些省份比如四川、新疆等去过不止一次。”时至今日,年过古稀的沈老还能报出他去过的某个地方盛开什么花、花期是什么时候等。而那张正在检查蜂巢的老照片,就是摄于上世纪70年代的四川邛崃,他在繁殖蜜蜂。
在外放蜂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沈老在回忆时笑着说, 1984年以前的养蜂人,曾用“神仙、老虎、狗”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
所谓老虎,是指转场运输时段犹如猛虎下山。“转场逐花,一天也耽误不起啊。”沈老说,转场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一箱箱蜜蜂迅速装上汽车,所以撤帐篷、收拾行李都得抓紧,傍晚还得想办法让蜜蜂尽快回巢,还有关钉蜂门、搬运、叠装、绑绳固索等都不能怠慢。蜜蜂运到火车站后得放开等候车皮;在确定车皮下来时间后,又得重新关钉蜂门,用最快速度将数百箱蜜蜂搬上火车,到时机车一来就把车皮拉走,才不管你是否全部都装好了,所以整个过程必须雷厉风行,不敢有丝毫松懈。
所谓狗,除了形容养蜂人四处流浪、常在野外住帐篷、吃喝简单和紧张忙碌的工作外,他们经常要到处求人。 “比如我们转到了一个新地方,先必须带着县级以上的介绍信、身份证明等去当地县、农林(或农牧)局、土产公司(或外贸公司)报到;了解当地蜜源分布情况、已经分配下去的别的蜂场数量等,再祈求自己看中想去的地方,得到县政府批准后,还要下到转场所在的公社、大队、生产队一级一级批条子,到铁路部门要计划、调拨车皮都得说好话……”
当然,养蜂人也会有神仙一般的日子。“不仅是物质上的神仙,更是精神上的逍遥。”沈老说,养蜂人一到冬天就悠闲得无所事事,别人打牌、瞎逛,他则沉浸在书籍中。另外,在采蜜季节,如果找到了好的蜜源地,那么在蜂蜜丰收之后休整的那段时间里,日子也过得非常惬意。 “一群好朋友常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好像满天星光都只为我们闪烁。”沈老回忆,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慈溪外出的养蜂人便逐年增多,到了70年代末,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全国都知晓的养蜂大军。他所带的队伍常有2到3个火车皮,人数在20-60人之间。“养蜂人在群内、组内都很重义气和感情,每到一个地方,就与当地群众融洽成一片。时至今日,那些曾一起走南闯北的东北人、新疆人、内蒙古人、福建人、四川人还会专程来看我,都是因为当年那段割不断的深情厚谊。”
走南闯北的养蜂生活中,沈建基还有他的诗歌相伴。这位年少时曾因为作文课上想偷懒,把一段文字分成几行写的养蜂人找来了纸和笔。“我每到一处,都会把所见所遇、所思所感以及地理山川、人情风俗等零零碎碎地记录下来,标明时间和地点。当然,有时候也会写一些与爱情和梦想相关的东西。”沈老说,无数个荒野之夜,看书和写诗成了他最好的伴侣。“我写诗不是为了出名,当然那时也不可能发表或出名,更不是为了完成什么使命,我只是在表达我看到的世界,还有就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看书写诗的沈建基成了放蜂队伍中的“另类”。他说,放蜂人中有文化的本就不多,能写点文字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另类”的他得到了大家更多的尊重,而且,由于他做事公道、为人正直,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0年,这期间,他也遇到了他的爱情。
对生活没有埋怨只有感恩
逐花而居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84年。那时候,绝大多数慈溪的养蜂人都回家了。长年漂泊在外的沈建基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了的巨大变化,他“确认”自己可以回到生他养他的慈溪了。于是,就在那年的冬天,他带着他的福建爱人以及他们爱情的结晶回到傅家路村,开始为社队企业经营机电配件业务。他那飘落在外很多年的户口,随后也从福建莆田迁回慈溪。
过上安稳日子的沈建基没有忘记诗和远方。他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到不断解放,文化人越来越受到尊重,他的文友和诗友也渐渐地多了起来。2004年,在诗友的鼓励下,他开始整理几十年来的诗歌创作,终于在两年之后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原野放歌》。
2006年的沈建基有着多个第一次。除了第一次出版诗集外,他还第一次去北京参加了“中华颂”全国诗文大赛并荣获一等奖,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诗作。“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我一个当时已年过花甲的人是不可能有这些收获和荣誉的。”沈老感慨道。
厚积薄发并完成了“处女秀”的老诗人沈建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10余年中,他陆续在《文学港》《北方文学》《延河》《诗歌月刊》《诗刊》《词刊》《星星》等地市、省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作品数十篇(组);而他的诗集,时至今日已公开出版多本。这些诗歌或诗集还先后获得各种全国诗歌赛大奖20多项。
“我会一直写下去。”现在已经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和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的沈建基说,虽然这一生历经艰辛,但他从不去埋怨生活。相反,他对这个时代,对这样的生活,对每一次人生际遇充满了感恩。“我要用自己理解并力所能及的方式,把这种感恩记录下来,然后传递出去。我希望所有人都有我一样的感受:活着,是多么美好。”■全媒体记者 赵思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