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要是我们村也有那样的文化礼堂就好了。”近年来,横河镇大型活动以片为单位安排到中心村文化礼堂开展,不少前去观赏的邻村群众回村后,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记者获悉,今年该镇提出“能创必创,应创尽创”的工作要求,在初步实现全面均衡布点的基础上,已全面启动8个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其中新建1个、扩建3个、改建4个。
按照“建设文化礼堂”与“培育礼堂文化”并重思路,横河镇确立了“早谋划、广聚力、巧造势”的工作模式,注重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构筑“我们的文化礼堂”。伴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推动已创成的文化礼堂走出自己的风格、升级不停步,成为该镇探索文化礼堂建设之路的当务之急。“2013年至今,全镇23个村已创建9个农村文化礼堂,今后要全力推动‘我们的文化礼堂’广覆盖、再升级。”该镇有关负责人说。
彭桥村的夜晚,总是绕不开文化礼堂的热闹,礼仪讲座、心理咨询、健身舞、篮球赛等连轴转,不少远村近邻的男女老少聚集在这里。通过搭建平台,该镇鼓励各村向彭桥“取经”,凸显文化礼堂建设成为稳固基层各项工作的软实力、向心力作用。同时,该镇组织各村党组织书记、创建联络员实地考察观摩,向外借势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激发创建工作热情。
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是文体活动场所,更是一个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该镇坚持村民自主,整合资源,对现有村级公共场所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村民群众的意见,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合理选择交通方便、环境适合、人口集中、村民喜欢聚集的地方,突出功能布局和内容设计,创设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新平台,为制定建设方案奠定良好基础。
为确保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该镇邀请市志办相关专家学者和横河镇志编撰组成员为全镇文化礼堂创建顾问团成员,为各村出谋划策、把关审核,通过专家引领,标准、特色并重,既坚持建设标准,又挖掘地方特色。“各村在主体开建之前,发挥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等熟悉村情人士的作用,指定专人收集村史、民俗、成就、艺术等方面资料,并进行编辑、整理,突显本村特色,掌握工作上的主动性,使硬件和软件建设同步到位。
“目前我们成立了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镇业务工作指导小组,由宣传办牵头,工业、农业、国土、规划、文化等部门参与,对文化礼堂建设进行论证、指导,为各村建设文化礼堂提供政策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各村也成立创建工作组织,以村书记负总责,设创建联络员1名,全力狠抓工作机制落实。同时,组建工作交流群,实时通报交流各村创建工作动态,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并将文化礼堂创建工作纳入到镇级重点工作及镇专项考核,强化考核激励。■全媒体记者 陈鹏 通讯员 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