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春节前夕,附海镇绿鹏农业有限公司近2亩的温室大棚里温暖如春,在风机、水帘、温控系统、空气能等现代化设备的调节下,缤纷的蝴蝶兰长势正旺,各色花朵或含苞待放,或盛情绽放,像翻飞的蝴蝶,它们将在春节前,飞往周边地区,为市民增添节日喜庆氛围。
在“绿鹏农业”的花圃里,有近20种蝴蝶兰、大辣椒、火凤凰等红花走得最“俏”,占销售额一半以上。作为附海目前最大的蝴蝶兰销售基地之一,“绿鹏农业”的花卉主要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它区别于传统苗木经营,用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的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对花卉的艺术创作,向市场展示兰艺精品、兰艺作品等,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附海镇花木村是当地唯一一个以“花木”命名的村庄,近一半的村民都参与了“花木”这个美丽的产业。“绿鹏农业”是附海花木产业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瓶颈,开拓市场的一个缩影。而更多的村民则选择开发苗木来实现增收致富。
从业15年的资深花农岑自训选择了花木盆景。岑自训目前经营着一家夕阳红盆景园,主要培育黑松、罗汉松、大阪松等中高档盆景,5亩地的园内有近百个品种,每盆价位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刚有常州来的客户买走了10盆五针松。”岑自训说,今年1月份以来,他的盆景园销售已近20万元。
30岁的李辉是本地土生土长的花农。“家有黄杨,世代栋梁。”黄杨盆景凭借着美好寓意,一直以来都是李辉园内的销售“明星”,根据盆景的造型、年份,价格从低到高,一株5年成型的黄杨售价可达7000元。盆景园内畅销的不仅是黄杨、罗汉松等树木,腊梅、杜鹃花等近期也受到热捧。作为一名80后农创客,他成了该村第一批将花木产业试水互联网的年轻人。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刚起步的网店主要用于种在地里的“毛坯”和小盆景的销售,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有,今年1月份以来,网店销售额已有1万多元。“规模较小的腊梅盆景无特殊情况三天内便可运至东北。”李辉下步想开发方便运输的微盆景,把花木市场搬到网上去。
以花为媒,喜迎四海客;立木为信,承接八方单。据花木村党总支书记方建辉介绍,该村花木产业的花以蝴蝶兰、腊梅、红梅、月季花为主;木以黑松、罗汉松、五针松等中高档树木为主。目前,该村有24个农场,1个花木合作社。花卉销售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前后的“黄金档”,仅是年前销售额便已超2000万元。苗木种植面积近3000亩,每年销售额约3亿元。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和关键。作为花卉之乡,附海镇较早嗅到了花木产业的商机,面对传统苗木产业过剩的现状,积极引导农户及时转型,鼓励种植户引进新品种。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将低档花木通过造型、品种改良等方式,转型升级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中高档花木,提高产品附加值,走精品化道路。
村要富,先修路。附海镇已在花木村附近打通了通往中横线、长约1公里的断头路,为今后花木物联网的构建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建一个集销售、观赏于一体的花木综合交易市场,将优势特色产业做成带动百姓致富的大产业。■全媒体记者 屠梦欣 通讯员 任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