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王宁远:为良渚古城探寻更有力的实证
2019-07-16 16:26   稿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15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浙江卫视记者虞婷)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背后凝结了一代代良渚人的心血和汗水。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位20年来,一直为良渚文明探寻实证的考古学家——王宁远。

  “陶器是随着它的使用,不停地改良的,变得越来越科学。”作为一名考古学家,王宁远已经在良渚工作了近20个年头。他全程参与了良渚内城、外城城墙遗址和高坝、低坝水利系统遗址的发掘、研究。在考古过程中,王宁远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只要是能帮助我们构筑当时历史的所有证据,一块碎陶片,一堆土,或者是一根烂草,对于我们来说可能都是宝。”

  一块块碎片,拼成一件件良渚陶器。一件件陶器,拼成的也许就是5000年前良渚生活图景的一角。在王宁远看来,考古学家有点像侦探,既要有苦功夫、精细活儿,也要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2009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发现了高坝,岗公岭遗址。后来用洛阳铲顺着山谷里面去找,把高坝系统的6个坝都找出来了。”

  良渚水利系统遗址的发现,成为良渚古城最有力的实证,这让王宁远更加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5000年了,这么完整的留下来,太不容易了,太难了,你做这个行业,当然有责任把它研究好,保护好。”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首部新疆都市情感剧!《红石榴餐厅》CCT...
日喀则南木林:小小土豆成为增收“金疙瘩”
从陕西到西藏:贡嘎1.9万亩矮化苹果 结...
奋进的新疆·我们的“十四五”丨筑牢国家...
美政府“停摆”三周 公务员们排长队领救济
美政府停摆持续 驻德美军基地德国雇员薪...
从制度失衡、债务危机到社会撕裂:美国...
【中国那些事儿】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
【中国那些事儿】“绿色中国” 赋能全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设立中长期目标 ...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
经纬线·“智”造轰鸣(“十四五”里的中...
习言道|“十五五”,习近平强调这个战...
时习之丨万水安澜总关情
习语丨“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擘画新蓝图
第一视点丨问计于民谋规划
习言道|制定这份规划,习近平称“甘抓...
持续深化为企服务 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中...
壹视界·微视频 | 从一个“实”字,解码...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习近平同志...
长河“点长制”激活小微地摊活力
老小区有了新能源公共充电桩
坎墩规范电瓶车门店经营秩序
让更年期女性优雅面对身心变化
虞波舞宴 共筑邻里温情梦
一场跨越十五年的生命约定
送法下乡 文艺担纲
慈溪小家电校企合作智改数转见成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