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王宁远:为良渚古城探寻更有力的实证
2019-07-16 16:26   稿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15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浙江卫视记者虞婷)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背后凝结了一代代良渚人的心血和汗水。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位20年来,一直为良渚文明探寻实证的考古学家——王宁远。

  “陶器是随着它的使用,不停地改良的,变得越来越科学。”作为一名考古学家,王宁远已经在良渚工作了近20个年头。他全程参与了良渚内城、外城城墙遗址和高坝、低坝水利系统遗址的发掘、研究。在考古过程中,王宁远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只要是能帮助我们构筑当时历史的所有证据,一块碎陶片,一堆土,或者是一根烂草,对于我们来说可能都是宝。”

  一块块碎片,拼成一件件良渚陶器。一件件陶器,拼成的也许就是5000年前良渚生活图景的一角。在王宁远看来,考古学家有点像侦探,既要有苦功夫、精细活儿,也要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2009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发现了高坝,岗公岭遗址。后来用洛阳铲顺着山谷里面去找,把高坝系统的6个坝都找出来了。”

  良渚水利系统遗址的发现,成为良渚古城最有力的实证,这让王宁远更加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5000年了,这么完整的留下来,太不容易了,太难了,你做这个行业,当然有责任把它研究好,保护好。”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时政画说丨柚见丰年
时政微视频丨瞰广东
近镜头|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土特产”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体育强...
时政新闻眼丨四中全会后首次考察,习近...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瞰广东
习近平广东行丨富民兴村“柚”产业——...
习近平广东行丨丰碑矗立 精神永存——走...
学习手记|守护好这份家底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 习近...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广东省梅州市考察调研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在广东省梅州市考察调研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浙江丽水:林里“生金...
从商品贸易到深耕“拓链” 浙江买手团进...
风电母港,书记省长接连考察
2025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十大精品首...
欢看峰会︱“杭州六小龙”首次乌镇对话...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
蓝媒热评|在乌镇看未来
特别策划丨AI条漫:穿越“互联网之光”
在乌镇,看见万物生长
AI上这些黑科技!带你看不一样的乌镇峰会
乌镇脉动丨机器人,正以“更懂你”的方...
乌镇脉动丨“意念”驱轮椅、“AI”当中...
视频丨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总书记...
拾光纪·总书记关心的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
时政微观察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书...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 习近...
微视频丨长安吟咏·我的邻居是大唐诗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