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获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慈溪麦冬能否迎来第二春——来自慈溪麦冬产业的观察与思考(下)
2019-07-17 10:12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对麦冬药用功效的认可,需求量水涨船高,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有多少收多少”。

  与药材打了数十年交道的陈建钢表示,提起麦冬,内行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慈溪麦冬,因为相较于其他产地的麦冬,慈溪麦冬最为优质、入药效果最好,但让他同样遗憾的是,慈溪麦冬的种植面积虽然近年有所增加,但和鼎盛时期还是相去甚远。

  记者在一份《慈溪麦冬栽培统计表》中看到,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虽然种植面积已经逐年增加到6000亩以上,但每年真正作为药材采收的麦冬面积却徘徊在1000亩上下,按每亩150公斤的产量计算,总产量仅为鼎盛时期的五分之一左右。“这点产量别说供应全国,就是供应省内的一两家大公司,人家也‘吃不饱’。”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同志说道。

  一方面是市场“吃不饱”,另一方面却是种植面积上不去,如此大的反差原因何在,慈溪麦冬的产业瓶颈有哪些,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直面挑战:产业瓶颈如何破

  “麦冬是个宝,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好。”采访中,通过和一些药行业内人士交流沟通,记者发现慈溪麦冬的产业瓶颈在以下几个方面——

  种植周期长,市场风险大。“地道的慈溪麦冬收获期最少也得三年,要想品质更好还得四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种植大户说,对于一天一个价的药材市场而言,这个周期实在是“有点太长了”。他说,同样是麦冬,川麦冬一年就能收获,就算市场有变化,第二年马上调整还来得及,但慈溪麦冬一等就是三四年,如果市场有个风吹草动,涨了还好,最多也就少赚一点,要是直线往下跌,可能就要血本无归了。这位种植户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早些年,麦冬价格曾跌到几十元一公斤,一度让许多种植大户负债累累;就算以目前的价格,每亩麦冬作为药材卖有2万多元的毛收入,三年平均下来,每年每亩的收入也只有7000元左右;如果刨去各种成本开支,它的利润“不但比不过种葡萄,而且连直接卖草也比不过。”他说的“卖草”,是指将麦冬作为园林景观植物而非药材来卖。

  生产及初加工技术相对滞后。地道的慈溪麦冬产品质量确实无可挑剔,但产量水平相对较低、规模化生产程度低以及初加工简单粗糙也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6月,本报有过关于慈溪市建良中药材种植场的经营者钟建良首次尝试机械化采收麦冬的报道,当时,钟建良的愿景是为自己亲手制造的机器申请专利,让更多人尽快用上麦冬收割机,节省人力,节约成本。两年后的今天,当本报记者再次采访钟建良时,他说他已经造出了3台功能不一的机器,目前正在试验比较哪一种性能更好,但苦于研发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他当初“让更多人尽快用上麦冬收割机”的愿望可能要延后了。事实上,记者调查发现,在慈溪麦冬生产加工行业中,像钟建良这样肯动脑筋、力图尽快改变滞后的生产、加工技术的人还不是很多,在无情的市场面前,慈溪麦冬的竞争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生产个体分散,部分麦冬产品因种源不纯导致品质不高。记者调查发现,慈溪麦冬享誉甚高,但叫得响的种植大户却屈指可数,用“分布零散、小打小闹、规模化不高、引导力度不够大”来概括慈溪麦冬的生产、加工现状并不为过;另外,还有部分种植户过度看重短期利益而引进川麦冬、襄麦冬以及其他地方一些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的品种,导致慈溪麦冬市场良莠不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外界对地道慈溪麦冬的认识,进而影响到慈溪麦冬的整体声誉。所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恐怕在不远的将来会给慈溪麦冬带来遗憾。

  “复兴”之路:宜趁东风绘蓝图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这是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寄麦门冬於符公院》一诗中的前两句。

  麦冬,可以说是大自然给予三北这片盐碱地最好的礼物、最大的馈赠。然而,这个药性堪比铁皮石斛的宝贝却被更多地用作景观绿植,还真有点应了“杭州丝绸当抹布”那句老话。

  是到了为它做点什么的时候了。因为“慈溪麦冬”已获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已是有“证”的人了,如果再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申报“慈溪麦冬”这个品牌又有多大意义呢?

  “无论是外部大环境,还是慈溪小环境,慈溪麦冬发展壮大的条件都已具备,我们有信心让它更上一层楼,再上新台阶。”近日,市农业部门有关同志对记者说道。据他分析,就外部大环境而言,在国家层面,中医药振兴规划正一步步落地生根,国内中药材市场迎来空前繁荣,接下来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和有序,好的药材必然会脱颖而出、更受青睐;在省级层面,面朝大海的浙江是我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其中浙贝母、延胡索、白术、杭白芍、玄参、杭白菊、浙麦冬和温郁金八味道地药材以其品质优良、疗效确切享誉海内外,省委政府高度重视“浙八味”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等指标均延续增长态势。就小环境而言,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党委政府对地域品牌的日益重视,慈溪麦冬必将和其他三个地域品牌即慈溪杨梅、慈溪蜜梨、慈溪葡萄一起实现四轮驱动,共同助推慈溪农业农村农民奔上康庄大道。

  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慈溪麦冬刚获品牌保护的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说可以做些什么呢?经过数日采访交流,记者将麦冬种植户以及业界相关人士的想法和一些建议作了简单归纳:

  品牌保护是重中之重。 “慈溪麦冬既然已经领了证,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作为慈溪人,保护利用好这块金字招牌当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建钢说,在用好这块金字招牌之前,每个慈溪人首先应当想到的是千方百计要保护好它。事实上,对于如何保护好“慈溪麦冬”这块金字招牌,市农业农村局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规划,记者在采访期间看到该局拟就的一份《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样本,样本对适用于“慈溪麦冬”这一品牌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生产技术要求、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标志使用规定等多个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并特别说明“申请使用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产者或经营者,应向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递交《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申请书》。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对产品进行抽检,经审核合格后,才能同意发放使用。使用者要接受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产品质量的不定期检测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监督……确保农产品地理标志不失控、不挪用、不流失。”

  抱团取暖,形成规模和合力。数年前,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想来慈溪考察麦冬的道地药材产地,令人汗颜的是,当时慈溪找不到一处上规模的规范化浙麦冬种植场地。数年之后,这种状况虽有所改变,但进度还是明显滞后于市场。“没有规模就没有发言权”这是现有的几位麦冬种植大户共同感受,通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市场洗礼,他们意识到,只有将所有慈溪麦冬种植加工同行联合起来,才能抱团取暖,形成更大合力,在麦冬市场上才能真正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更好更长远的效益和声誉。“当然,这一点我们现在也在做,只是希望得到更有力的支持,看到更明确的方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种植大户说,如果慈溪麦冬产业能够形成更大的合力,那所拥有的市场远不止省内或国内一隅,因为他们获得的信息是,在东南亚等中药文化国家,慈溪麦冬一直口碑甚佳,且供不应求。

  文化是根,旅游是平台,养生是亮点。“川麦冬不但有绵阳麦冬节,还有涪城麦冬节,湖北襄麦冬也有旅游搭台麦冬唱戏,居于三大麦冬之首的慈溪麦冬也可以有自己的麦冬节。”采访中,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讲,慈溪麦冬的文化之根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宣传力度还应该加大。一位长期从事药材生意的老总说,杭州有铁皮石斛养生文化,麦冬功效与铁皮石斛相似,完全有理由开发麦冬养生文化,他的心愿是在慈溪尽早建成一个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如果搞好了,不但能带动慈溪麦冬的发展,还可以对其他药材乃至其他产业都会是良性循环。他认为这个“良性循环”中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实现“三产联动、融合发展”——比如以慈溪麦冬的资源保护和品质保障为主导,实现生态科学规范抓好一产;以搭建产业平台、推进产品招商为重点,尽快实现麦冬产品的孵化和培育抓好二产;以品牌优势为市场切入点,探索农旅融合路径,创新业态实现慈溪麦冬二次腾飞抓好三产……“这种想法我不认为是空穴来风,要知道,麦冬特别适合养颜和养生,可说是现代中国的朝阳产业,如果我们真能够及时做好以三产融合为方向的麦冬大健康产业这篇文章,那么,慈溪麦冬的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形若芝兰根如玉,味甘气凉易生津。善治肺腑胃虚热,佳人常饮能清心。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相信,虽然慈溪麦冬几经起伏,但这一次,凭借地理标志品牌登记保护这股东风,它定将受到越来越多慈溪人的重视与呵护,从而迎来它的第二个春天……■全媒体记者 赵思舜 通讯员 涂蔷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盛世修文丨让文物活起来
时习之丨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习近平引...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
文化中国行|重磅微视频《穿越时空读懂你》
学习时节丨举旗帜聚民心,习近平总书记...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的尊老敬老情
学习时节|“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
习语品读|“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
学习导读 |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
五集政论片《解码长三角》第四集《锦绣...
“浙里办”何以成便民神器
“浙”里上大分丨 一则留言背后的暖心故事
潮评丨广交会上,“浙货”散发“新”魅力
易炼红调研省市场监管局
易炼红会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一行
全市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暨宣传思想工作会...
我市为全省秸秆离田利用提供“慈溪样板”
赵光君来慈调研基层人大工作
居民楼里的制衣作坊被限期搬离
首张餐饮管理类食品经营许可证颁发
浒山统筹汽修店检查计划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谷雨至百谷生 冷暖气流交替“打卡”
广场志愿服务
放飞
慈溪公安做足“护跑”准备
我市召开“三支队伍”建设部署推进会
育才中学获评首批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实践...
逍林做深做实人大代表融入网格机制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启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