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18:30
“飓风行动”拉开序幕
天空风起云涌,台风“利奇马”有山雨欲来之势。市人民法院内,45名干警整装待发,18辆警车警灯闪烁,一场夜间突击执行“飓风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此次夜间执行以逃避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为重点打击对象,按地区分东、中、西三片开展拘留拘传行动,共涉及余姚低塘、杭州湾新区、龙山、掌起、新浦、观海卫、浒山、周巷等17个镇(街道)、31个村(社区)。
20:10
“目标”主动“送上门”
东片组来到龙山镇龙头场村,被执行人钱某的家就在这里。3年前,钱某向杨先生借款5万元。之后经过多次催讨,钱某只归还了1万元,还剩4万元至今未还。杨先生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后,钱某依旧未能履行还款责任。
天色已暗,执行法官正在钱某家门外查看家中是否有人。 “你们在干嘛?”这时,一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一脸好奇地张口询问。来人并不是普通“吃瓜群众”,正是执行法官要找的钱某本人。原来,钱某刚从外面散步回来,碰上了执行队伍,一时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就是“目标”。
21:07
躲藏阁楼深处的黄某被找到
被执行人黄某被找到。回溯半个多小时前,西片组来到宗汉街道周塘东村黄某家院门外。眼尖的执行干警看到院内房屋的楼梯处有人影闪过,可无论在院外怎么敲门,院内就是无人应答。于是,一名执行干警携带搜查令翻墙进入院子,从内侧打开了大门。
可是,执行队伍分头将楼上楼下、前院后门搜查了个遍,却都没能找到人。难道是执行干警看走眼了?保险起见,执行干警重新进行了一遍更加细致的“地毯式”搜索,终于在四层阁楼的最深处,一个房顶和地面形成的三角形夹角内找到了悄声躲藏的黄某。一旁的两个水塔正好帮她挡住了上楼人的视线,若非从侧面绕过,实在难以发现她。
据了解,黄某向某银行借款20万元,其丈夫张某成为该借款担保人。可之后,她仅向银行还了部分款项,尚有19万余元一直未支付。在被带上警车前,黄某还在试图挣扎,并用种种理由故意拖延,抗拒抓捕。最终,黄某被处以司法拘留。
22:00
叶某欲以有高血压逃避拘留
因为未归还朋友的10万元借款,叶某成了法院的被执行人。中片组在桥头镇小桥头村抓获了叶某。
当执行干警带着叶某来到拘留所,准备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时,叶某声称自己患有高血压,还拿出了随身带的降压药。执行干警带着叶某来到了市人民医院,此时已是将近午夜。依据此前市法院与市人民医院签署的《建立司法体检绿色通道协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执行干警将叶某直接带至了医院的急诊科预检台。
按照《会议纪要》的规定,法院在开具并出示《准予开通司法体检“绿色通道”联系单》后,在不影响医院就诊秩序的情况下,法院被执行人、需要变更强制执行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可以优先检查。在检查结束后,由接诊医生出具诊断证明书,并根据病情需要做进一步治疗。
经过检查诊断,叶某确实存在血压偏高的症状,医生当即为其开具了降压药。一开始,叶某不愿意服用药物,称自己已经吃过药了,不需要再服,说自己的情况不适合拘留。在执行法官进一步释法明理以及医生的专业医疗知识解说下,叶某终于服下了药物。经过休息,叶某的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9日2:00
夜间执行结束
凌晨2点,叶某终被送拘,持续8个小时的夜间执行活动结束。执行干警们这才舒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
据统计,此次夜间执行行动共抓获被执行人18人,拘留16人,目前执行完毕案件3件,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案件2件,执行到位金额27.85万元。
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后的第一年,为贯彻落实省高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强制执行措施的若干意见(试行)》(下称《意见》)相关规定,市法院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建立健全执行联动长效机制,通过强化运用司法拘留、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移送拒执等措施,切实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威慑力,强化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意识,努力营造“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格局。
今年1-7月,共将4465人纳入失信人员名单,限制高消费5463人次,限制出入境46人,累计罚款1401.6万元,对1229人次作出拘留决定并发起网上布控,共计抓获142人,另将9件11名涉嫌拒执犯罪的被执行人移送公安立案侦查。《意见》实施后,该院执行完毕案件中自动履行完毕案件占比提高12.56个百分点,成效显著。■全媒体记者 陆超群 通讯员 路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