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扔掉的塑料又回到胃里了?全球人均每周吃下5克微塑料
2019-08-18 09:58   稿源: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北极冰芯惊现“微塑料”

  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这导致了塑料污染,特别是微塑料污染越发严重。近日,一批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兰开斯特海峡钻取的冰芯中就发现了微塑料,这意味着地球上最偏远的水域也已经受到了污染。

  微塑料,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大约一个月前,一支科学研究小组搭乘破冰船,调查人为所致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科学家们在兰开斯特海峡的四处地点钻取了18根最长两米的冰芯,冰芯中肉眼可见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塑料颗粒和纤维。这是一片孤立水域,但在冰芯所封存的物质中,科学家还是发现了塑料。

  事实上,冰芯中的微塑料就数量和尺寸而言都异乎寻常,而且冰芯形成至少已有一年,这意味着污染物可能从更接近北极的水域漂浮到兰开斯特海峡。

  这样的报告越来越多,德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多地、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以及北极地区采集雪样,进行检测。他们发现,微塑料在这些地区的雪样中均大量存在。研究人员说,考虑到气象原因,欧洲地区、特别是北极地区的大部分微塑料都来自大气循环和降雪。这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大气循环飘到很远的地方,并经由降雪抵达地表。一旦确定大气会传送大量微塑料,“自然会引出关于人类吸入多少微塑料及其影响的问题”。

  此前就有研究显示,微塑料污染已经侵入到人类体内,全球人均每周摄入将近5克的微塑料,这等同于一张信用卡所用的微塑料。人类摄入微塑料的最大来源是饮用水,世界范围内的瓶装水、自来水、地表和地下水中都含有微塑料。在食物中,甲壳类海鲜、啤酒和盐的微塑料颗粒含量最高。报告还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塑料制品的消耗量已相当于2000年之前所有年份消耗量的总和,其中三分之一的塑料最后都倾倒在自然环境中。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主播说联播 | 总书记的这封回信,振奋人...
习近平主席贺信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
人民领袖|习近平的“川海”之喻
学习手记 | 一粒种子的分量
壹视界·微视频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
时政微观察丨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杭州这支队伍破万,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
浙江省暑期促消费七大行动干货满满 这个...
中国蓝观察丨在“浙”通全球!2025全球...
浙江平台经济的新筹码
文润之江丨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推动浙江文...
@高考生 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出啦!这些签...
澜湄驻华大使“沉浸式”体验西藏文化 共...
西藏斯定咔村:高原湖畔的美丽蝶变
援疆风景线丨辽宁医疗援疆守护塔城群众健康
桃花源里话幸福
“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外部威胁”巴西各界...
漫评美国“大而美”法案:“债务炸弹”
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反噬自身 美咖啡橙汁...
创新政党制度、引领脱贫攻坚,中国共产...
俄罗斯学者:中国和平崛起促进周边繁荣 ...
东西问|魏家祥:以文明对话追求人类幸福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 共促文...
@高考生 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出啦!这些签...
“90”后告诉90后:什么是冲锋
图表丨这些情况容易中暑!警惕这几类“...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华桂明:甘作“音乐...
“这辈子能为国家尽一份力,值了!”(...
乘“数”而起——天津培育数字经济发展...
文化中国行丨“绣”出国际范儿 苏州高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