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扔掉的塑料又回到胃里了?全球人均每周吃下5克微塑料
2019-08-18 09:58   稿源: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北极冰芯惊现“微塑料”

  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这导致了塑料污染,特别是微塑料污染越发严重。近日,一批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兰开斯特海峡钻取的冰芯中就发现了微塑料,这意味着地球上最偏远的水域也已经受到了污染。

  微塑料,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大约一个月前,一支科学研究小组搭乘破冰船,调查人为所致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科学家们在兰开斯特海峡的四处地点钻取了18根最长两米的冰芯,冰芯中肉眼可见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塑料颗粒和纤维。这是一片孤立水域,但在冰芯所封存的物质中,科学家还是发现了塑料。

  事实上,冰芯中的微塑料就数量和尺寸而言都异乎寻常,而且冰芯形成至少已有一年,这意味着污染物可能从更接近北极的水域漂浮到兰开斯特海峡。

  这样的报告越来越多,德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多地、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以及北极地区采集雪样,进行检测。他们发现,微塑料在这些地区的雪样中均大量存在。研究人员说,考虑到气象原因,欧洲地区、特别是北极地区的大部分微塑料都来自大气循环和降雪。这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大气循环飘到很远的地方,并经由降雪抵达地表。一旦确定大气会传送大量微塑料,“自然会引出关于人类吸入多少微塑料及其影响的问题”。

  此前就有研究显示,微塑料污染已经侵入到人类体内,全球人均每周摄入将近5克的微塑料,这等同于一张信用卡所用的微塑料。人类摄入微塑料的最大来源是饮用水,世界范围内的瓶装水、自来水、地表和地下水中都含有微塑料。在食物中,甲壳类海鲜、啤酒和盐的微塑料颗粒含量最高。报告还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塑料制品的消耗量已相当于2000年之前所有年份消耗量的总和,其中三分之一的塑料最后都倾倒在自然环境中。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推动早日政治解决——...
文博公开课丨数字技术如何给北京中轴线...
学习手记 | 站在人民立场考虑问题
微观浙江·我眼中的“十四五”丨更宽、更...
“活水”从浙来丨网游出海按下加速键
这张最贴近“市场”的榜单,浙江拿下第一
这个展会,浙江省委书记和省长都爱逛
“十四五”时期,浙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
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 奋力建设创新浙江
改革者 正青春|这个小岛10000多人都有...
经纬线·习主席会见的汤加国王,为何去福...
时政微观察丨建设人民城市,致广大而尽精微
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转型发展 因地制宜大...
七旬老汉爬高摔伤 脾破裂险丧命
“埭”字藏千年! 你的村也许是慈溪围垦...
团圈社区集体生日会情暖“最可爱的人”
浒山“爱心妈妈”千里送温暖
贪摘野蒜被困悬崖 消防人员夜间施救
匡堰试种“空中草莓”
慈溪打造中国家电县域“绿造”国际样板
逍林“家门口的舞台”点亮百姓文化生活
我市供水紧张 呼吁市民节水
慈溪足球联赛整装待发
颗粒归仓收割忙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中汤是历...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民生为本 上海建设宜...
习近平向香港新界大埔区住宅楼重大火灾...
看图学习·非凡“十四五”丨从考察足迹 ...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云南咖啡:代表中...
联播+|大国外交中为何屡次提到这份“蓝...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