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我的名字我的国”之“国庆篇”
从军保卫祖国南大门 难忘经历仍历历在目
2019-09-23 11:08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沈国庆,庵东人,生于1960年12月,现住在古塘街道金色港湾。沈国庆当过兵,做过书店职员,人生经历虽算不上丰富,但也够自己慢慢回味。

  1978年高中毕业,沈国庆前往广东东莞当兵,在部队学习舰艇水武专业的相关技术。在学习了10个月后,沈国庆被安排前往海南岛南海舰队当水雷兵,第一次踏上了舰艇,直到退役回慈。

  沈国庆服役期间,所在的部队一直在北部湾、西沙群岛一带巡逻,一边保卫祖国南大门,一边护渔护航。 “那时我国和越南关系紧张,两国海军经常出现目测范围内的对峙情况,好多次炮弹上了膛,我们在猎潜艇上都写好了遗书,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开火打仗。”沈国庆回忆,虽然总体上我国的舰艇吨位比越南的要小,但军人们都不畏惧、不怕牺牲。他所在的舰艇虽然没打仗,但那种氛围始终很紧张,不敢有一丝松懈。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猎潜艇设备设施老旧。”沈国庆说,尤其是在吃的方面,因为要经常出海,淡水资源很紧张,蔬菜很快就被吃光了,每天吃鱼肉吃得腻了,什锦菜已是最好的东西了。因缺少维生素,很多人嘴起泡、手掉皮、大便拉不出来。

  1982年9月,沈国庆退伍回慈,之后一直在新华书店工作。30多年来,沈国庆每天与书为伴,先后在仓库、批发部、行政办公室、门市部等岗位待过,熟知我国学生教材的变化与发展,也看到了祖国的慢慢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平时,沈国庆有空会写些当兵时的回忆,也写过散文、小说、诗歌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许多期刊、报纸上发表。他还经常关注慈溪地方史,关注红色文化,为各地镇志提供资料,也算是他的一个兴趣爱好。当然,沈国庆平时也爱看军事节目,了解国际新闻动态,和老战友们在群里聊聊。

  “从学校出来后,所做的工作其实就只有两份,一份是入伍当兵,属武,一份和教育相关,属文。”沈国庆说,他的工作经历,刚好是我国改革开放期间,亲眼目睹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和国民教育质量的提升,他希望今后国家越来越强大,年轻人都热衷于学习,报效祖国。■全媒体记者 戎志虎 通讯员 陆建立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绿”精灵的山水行丨安且吉兮,“鲵”...
台风“杨柳”海上发威,浙江海域拉响风...
20年,看浙江如何长满植被
省政府党组第56次会议暨省政府第82次常...
王浩在绍兴调研时强调 找准战略定位 聚...
习言道丨“刘老庄连”,习近平为何多次...
“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绿水青山千...
时习之·总书记与人民在一起 寻古迹 看非...
好评中国|“和合共生”中,是对话,是...
何以中国|中青网评:创新赋能,天津奏响...
何以中国|中青网评:用青春的方式,搭建...
【理响中国·经视图】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海岛游 带动消费新需求(大数据观察·海...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服务体验持续改善—...
好评中国|文旅融合,怎样做到“津”韵悠长
好评中国|漫评:津门潮涌文脉兴,“天...
好评中国丨从潮涌津门的“和合答卷”中...
人民论坛网评 | 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回响丨义立天地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硕果满枝梨飘香 山西...
攻坚“十四五”微镜头丨西部陆海新通道...
“村光大道”“村BA”“村超”……“村...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写在...
杨靖宇不死:青春再燃白山黑水
何以中国丨邂逅魅力天津:河海津城 万千...
档案里的抗战家书|纸短情长话家国
甘肃榆中山洪救援“爱的接力”:清淤洗...
探秘周原遗址的“三重城”(赓续历史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