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桥城评论

“谁污染谁治理”贵在落实
2019-10-19 09:26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日前,慈溪宣判宁波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开出了200余万元“天价”赔偿单,对有效惩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有着很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利益驱动是环境违法的重要动机。为了本企业或个别人的一己私利,不惜以牺牲环境安全为代价,采取乱排放、乱倾倒等违法行为,甚至将环保设施当作“摆设”,目的是减少生产成本、谋取更多利润,对于此类个人和企业,必须依法给予他们严惩,绝不允许有人通过环境违法赚取不当利益,绝不允许损害公众利益者反而得益处。

  “谁污染谁治理”是一条原则性的底线。对于各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除了采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外,从经济上给予惩处很有必要。唯有让那些破坏环境的生产者,在经济上得不偿失甚至倾家荡产,才可能有效、有力遏制相关不法行为,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依法治理、依法保护,使得群众更好地享受到蓝天、碧水。

  “谁污染谁治理”不是一句官话、套话,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环境案件处理中。宁波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开出罚单,不仅要对其他企业起到产生震慑和警示作用,更应该引导相关部门依法行使自身权利,一旦发现有类似的严重损害和破坏环境者,必须及时拿起法律的大棒给予有痛感的一“击”。

  “谁污染谁治理”是一个基本法律规定,关键要化为具体的执行结果。到底是谁污染了环境?污染对环境产生了多大破坏,尤其是造成了多少经济损失?治理恢复需要花多少钱?这些问题需要完善、细化并量化相关可操作规定,真正把损害环境的“经济账”算足、算准,要让污染企业或个人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谁污染谁治理”贵在落实。唯有真正形成“谁污染、谁赔偿”的执法惩处格局,不断强化“不敢污染、不愿污染”的社会氛围,生态环境才会进入依法规范治理的良性循环。(俞建明)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看图学习丨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总书...
时习之丨汇聚新征程上的青春力量
习言道丨做这件事,习近平说要像绣花一...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
一习话丨“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壹视界·微视频 | 从关心城市建设,感悟...
多地党政“一把手”现身浙BA打call,他...
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
一步一个脚印 缩小“三大差距” 浙江做...
文润之江丨映日荷花别样红 浙江文化人才...
习言道|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 老百...
国际纵横谈|搭建文明互鉴之桥 凝聚发展...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让城市托举起更美...
副高返场气温提升 周末台风环流来解暑
“爱心妈妈”关爱困境儿童体系实现多维升级
逍林镇级托育服务中心破解群众入托“烦...
桥头为残疾人 “撑”起高质量就业蓝天
观海卫打造全民健身“幸福圈”
习言道 | 切忌“捡进篮子都是菜”,习近...
一习话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习...
历史性突破!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跻身...
缤纷夏日,解锁浙里新玩法 2025全省暑期...
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内生裂变项目助力稳投...
文润之江丨踏上筋斗云 悟空闯世界 浙江...
习近平向苏里南当选总统西蒙斯致贺电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大国港口新脉动
坚守艺术理想 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硬核力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