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夜幕落下,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的办公大楼里依旧灯火通明,原来区镇所有机关党支部正在开展“周一夜学”。领导班子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带头学、带头读,分享好文好句,交流学习心得,气氛十分热烈。 “原原本本学习了规定书目后,我觉得自己思想上‘扫了盲’、‘补了钙’,对很多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位参加学习的党员深有感触地说,有了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对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更多的方法。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镇的学习氛围格外高涨,“主动学”、“抢着学”成为一种常态。学为基础,学的过程中一个都不能缺少;知行合一,行的过程中一环都不能松懈,区镇把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学、往实里干、往高处走。
为了使主题教育学习实现全覆盖,区镇根据党员的年龄结构、工作现状,将自主学习和集中研讨相结合,将上网学习与实地参观、案例教育相融合;而对于那些特殊群体,则运用“精准对口”的学习方式开启“找茬模式”,确保主题教育学习一个党员也不少。日前,在范市离退休老干部党总支的学习会上,包括一支笔和一本自己编印的《学习资料》 “学习大礼包”送到了每一位老党员的手上。“ 《学习资料》里是我们自己整理摘编的文件要点、重要知识点和拓展知识,方便老党员们学习理解。”范市片老干部支部总支部书记范善聪告诉记者,尽管老党员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学习不能松懈、党性不能褪色。而对于那些病残体弱、无法参加党总支集体学习的老党员,则采用“上门送学”的方式,不仅送上“学习大礼包”,还通过党员领读、播放视频录音等方式,足不出户就能学习。
杨高村的“弄堂口”学习,则是让理论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每到一天中较为闲暇的时间段,杨高村的各党小组长、网格支部书记组织附近的党员在弄堂口进行学习讨论。“在闲谈中交流学习,不管时间地点还是形式都比较自在随意,比较贴近农村的生活习惯。”杨高村书记应立明说。不仅是街头巷尾,微信学习群也成了大家学习交流的聚集地。针对年纪轻且在外工作的党员,开设“网上打卡学习群”,年轻党员们每日打卡学习页数,每周汇报交流学习情况和学习体会,在比学赶超的氛围里,确保学习效果不打折。宁波喜尔美厨房有限公司党支部、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党支部等两新组织,也结合企业实际,做到常学常新、多思多想、学深悟透。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注重“真”学的基础上,区镇认真检视反思,查摆自身不足,查找工作短板,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以“实”干出实效。
金岙村曾是一个后进党组织,存在着工作推进不力、 “并村未并账”等短板。在主题教育期间,新上任的书记聚焦问题、狠抓短板,基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村务工作进入了有序有效的运作中。无论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还是村民的认同感,都有了有效的提升。
金岙村的转变不是个例。根据“8+1”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重点和难点工作,区镇制定主题教育攻坚项目清单,明确完成时限、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难点,倒逼工作进度。截至目前,共排摸认领主题教育攻坚项目37个。在深入开展“调研解难题、深化三服务”活动中,下村企走访调研30余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明确《乡村振兴路径研究》《关于构筑氢能产业链的思考》等调研课题16个。从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先锋驿站”等平台,到“先锋户联”工程,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媒体记者 马安娜 通讯员 韩娜波 杜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