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立冬”的正确打开方式:除了吃饺子还要做些啥?
2019-11-08 16:15   稿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上官云)“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最近,不断下降的气温在提醒着人们,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快要来了。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时间一般在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立冬期间,民间还有进补以度寒冬的食俗。

  节气溯源:立冬,冬季的开始

  按照时间顺序,立冬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9个节气。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气温继续降低。

  农历十月,作为时气点的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

  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比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

  另外也提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由此看来,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此外,还有提醒人们注意储存食物、归避寒冷的意思。

  古时如何过立冬?

  过去,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等习俗。

  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在民间,还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先祭祀,同时祈求上苍保佑,赐予来岁的丰年。

  比如,晋崔豹《古今注》中提到:“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此外,立冬日还有贺冬习俗,又叫做“拜冬”。东汉崔定《四民月令》中记载:“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都更换新衣,庆贺往来,跟过年时大致相同。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冬过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为了对抗严冬,民间逐渐形成了立冬补冬的习俗,如谚语所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在食俗方面,立冬有吃饺子的风俗。有的地方,会在此时用倭瓜或者大白菜做饺子馅,还要蘸醋加蒜末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

  为何立冬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称,饺子有“交子之时”的寓意,立冬也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要吃饺子。现代人仍然延续这个习俗,立冬前后,饺子总是不可缺少的美味。

  “立冬,是万物收藏的时节,也是漫长冬季物质准备的时间。”民俗专家萧放表示,每到立冬,酿酒、腌菜,舂米,人们为冬贮而忙。

  其中,腌菜是古老的冬令菜肴,据说起源于周代。普通人家户户都有大菜缸,菘菜腌制一月即可食用,“脆美绝伦”,据唐人小说称:金陵士大夫家嚼齑菜,“响动十里人”。(完)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一张蓝图绘到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微视频|人生能得几回搏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与老一辈艺术...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丨管理服务跟上...
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天凉催热 年糕香
田间收获满心间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贯彻 党的二...
大学生创业大赛12强项目巅峰对决
时代农业入选 省绿色食品品牌典型案例
观海卫“家门口的停车场”让城镇更畅行
慈溪的由来,藏着最暖的千年传承
胜山“爱心送餐”情暖“城市奔跑者”
坎墩整治快递占道 “还路于民”
秋假景区直通车 受追捧
姚梦:20年坚守润乡风
时习之丨体育强则中国强 习近平勉励体育...
习近平同科摩罗总统阿扎利就中科建交50...
学习·故事丨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夫妇同西班牙国王费利...
时政微观察丨“全民全运”闪耀大湾区
多个景区免!免!免!浙江秋假优惠福利...
来之不易的10.7%——制造业投资逆势增长...
45个工业大县全部“转正”
奋战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丨聚焦关键领域谋...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枢...
刘捷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
从“东方之约”到“世界机遇”:高水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