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一次跨越千山万水的牵手
两个少数民族家庭成功结对助学
2019-11-22 10:10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昨天上午,在观海卫镇“民族之家”党群服务中心,两个分别来自西北新疆和西南贵州的少数民族家庭签下了一份助学协议,一个在我市工作的新疆维吾尔族家庭承诺,将资助贵州布依族小姑娘陆兴然的求学生涯,直至她读完大学。

  这份协议的达成,有着一个特殊的缘由。资助人阿巴白克·买买提明是新疆阿克陶县玉麦乡来慈务工人员的领队干部。自2007年开始,该乡陆续有近8000人次的少数民族同胞在两地政府的组织协助下,跨过5000多公里的距离来到慈溪务工。12年来,已有数千个家庭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慈溪受到了帮助,我希望也能够有所回报。”在“民族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的牵头下,阿巴白克以个人名义与就读于观海卫镇卫山学校三(2)班的陆兴然小朋友结了对。两个家庭于昨天签下协议,当场交付了1500元爱心款。在场人员纷纷勉励陆兴然小朋友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这一份真挚的关心和帮助。记者在协议书上看到,双方约定在陆兴然从小学到大学的每学年资助3000-6000元,帮助她完成学业。

  当天是两个家族的第一次见面,但是大家都不拘谨,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小陆一家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州山区,家中有三个女儿。小陆妈妈莫女士介绍,大女儿就读于南京某大学,2004年夫妻俩来到慈溪打工。

  年幼时成了留守儿童的大女儿曾经向母亲抱怨过,“下暴雨没带伞也没有人接,只能一个人背起书包跑回家。”这次夫妻俩咬着牙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都带到了慈溪,她们分别在卫山学校就读一年级和三年级。莫女士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料理家务,全靠陆先生在慈东工业区打工的收入支撑这个家庭。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观海卫镇“民族之家”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在内地边远地区,无论是哪个民族、贫困或富有,对孩子、对教育的重视都是一致的。

  陆先生说,非常感谢阿巴白克先生一家的资助,“这么多年在外面打工,我们吃够了没文化的苦。所以再苦再难,我们也会尽己所能供孩子们读书,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两个家庭互相留了电话、微信,表示以后要常来常往。最后,陆兴然大大方方地给大家唱了一首贵州民歌,稚嫩动听的童声让每个在场的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全媒体记者 杨贯 通讯员 裘一栋 杨湖迪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学习·故事丨总书记回信里的誓词碑 让民...
学习时节|“久久为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
天天学习|“这就是好样的!”
大型原创话剧《寻找“杜立特”》衢州首演
浙江出台新方案:五大行动助力农民收入...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聚力缩小“三大...
咬定目标不放松——二论学习贯彻省委十...
第一视点丨以自主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一习话·迈向“十五五”|“以更大气魄深...
第一视点丨以自主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
冷空气催热“暖经济”
好友醉驾刚被拘 男子醉驾又被查
强冷空气来袭 气温骤降8℃-10℃
全市首个公益“暖暖的书房”开张
流感即将进入高发季 医生支招科学应对
春花与秋色同框
以“赛”筑防
“一户一棚”项目助 桥头残疾人家庭奔共富
2025城市篮球公开赛落幕
2025赛季五超联赛在慈收官
凯波集团跻身外贸“VIP”俱乐部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完成首段钢梁架设
我市加快打造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11月10日—1...
改革者 正青春|一朵鲜花如何“链接”全...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
“活水”从浙来丨“全域自研”锻造加速...
奋战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丨承压向上勇挑大...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丨扛起经济大省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