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民调称七成韩国人抵制日货 韩商家:除非日本让步
2019-11-30 10:15   稿源:海外网

  图源:路透社

  受到日韩关系趋冷的影响,日本产品在韩国销售的情况也持续低迷。最近一项民调更显示,72.2%的韩国民众曾参与过“抵制日货”的行动。对此,韩国市场协会主席金成民29日指出,“抵制日货”似乎已经成为韩国社会的一种文化,被固定下来。除非日本在关键问题上让步,否则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据韩国TBS广播电台、《中央日报》网站等媒体报道,韩国民调机构“real meter”28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数据显示,72.2%的韩国受访者参加了抵制日本产品的活动,选择“没有参加”的仅占21.5%。

  按年龄段来看,20多岁的人最多,达81%,紧随其后的40岁和30岁左右的人群。按地区来看,全罗南道的人群占比最高,达80%,首都首尔也有67%的人在参与抵制日货运动。

  日本啤酒。

  据悉,自7月份日本采取对韩出口严厉措施以来,此次“抵制日货”民调已经是第5次实施,共收到约500名选民的有效反馈。在今年9月18日的民调中,承认“参与抵制日货”的韩国受访者达65.7%,为历史最高。此次比9月调查还高出了近7个百分点。

  对此,韩国市场协会会长金成民29日上午在韩国TBS一档广播节目中表示,“(韩国)消费者仍在继续参加抵制日货的运动,啤酒受到的影响最大,饮料、食品和日本香烟也从(韩国)市场上消失了。”

  他还指出:“抵制日货似乎已被确立为一种文化”,“我们将继续这场运动,直到日本取消(对韩)经济和贸易报复、并对历史进行反思为止”。

  据了解,两国此次争端始于今年7月,当时,日本政府对出口韩国的3种化学材料实施控制。8月,日本率先将韩国从贸易“白名单”中移除,作为回应,韩国也采取了相同举措,并终止与日本在2016年签署的军事情报共享协议。对此,韩国民众的反日情绪不断高涨。网络上抵制日本商品的留言不断增多,令日本的汽车、家电、化妆品、电子产品及食品等行业都受到较大影响。

  据日本财务省统计,受韩国抵制日货运动影响最大的是日本啤酒。今年10月,日本面向韩国的啤酒出口数量与金额双双为零,上年同月则为8.00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38万元)。此外,对韩方便面的出口额也为零。日本清酒的出口额与前一年的同月相比减少了98.7%。日本对韩整体出口量继续维持下跌局面。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习言道|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前》第一...
联播+|三个维度读懂内涵式城市发展
经济大省挑大梁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丨聚焦落实求实效 ...
文润之江丨“今、古、人、文”写华章—...
让创新浙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
良机良种良技绘就早稻好“丰”景 “新农...
新华走笔|白山黑水间那座无形的山
“三伏天”要来了,近十年最短!这份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山东沂水:沂蒙山...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
守望:红色保密往事丨一座神秘诞生的城
点燃暑期档 | 暑期档电影取景地打卡地图...
截至上半年销售额超2.9万亿元 约4亿人次...
@高校毕业生,这些就业手续办了吗?贴心...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论贯彻落实中央...
活力中国调研行|赣鄱风华 古韵新生
向着科技强国阔步前进(奋勇争先,决战...
新闻1+1丨链博会“链”起怎样的新未来?...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十四五...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保持稳中有进,下半年...
文脉华章丨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强调中澳关...
习语丨改革为人民
“链通”创未来|国际人士:中国可持续...
深观察丨美国民众:我们脑子里每天想的...
外企高管点赞链博会:创造合作机遇 共建...
链博会如何为“一带一路”链接新机会?...
专访丨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治理改革注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