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廿年不辍寻根问祖 孙氏后人两代接力寻根夙愿终实现
2020-01-09 09:13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昨天上午,横河镇孙家境村内锣鼓声声、鞭炮阵阵,随着大红绸布揭开,一块上面书有“孙家境孙氏祠堂”的石碑也露出了全貌。这块从千里之外的河北保定运过来的石碑,倾注着一位孙氏后人念念不忘的寻根深情。

  捐赠这块石碑的人叫孙如华,河北沧州人。“我父亲在世时,就一直在寻根问祖。”孙如华说,遗憾的是很多年过去了,父亲的愿望却一直没有实现,直到去世时仍叮嘱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这些年,孙如华拿着家谱在全国各地寻找,然而一直未能如愿。直到一个月前,当他来到与慈溪相邻的余姚时,通过多次问询印证,发现家谱记载的“孙家镇”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慈溪市横河镇孙家境村。“镇”和“境”一字之差,竟让两代人苦苦寻根多年。

  上个月,当孙如华终于踏上先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时,不禁泪流满面:“从父亲到我,这一找就是20多年,找到孙家境村真不容易啊,父亲的遗愿终于实现了。”激动之余,孙如华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先祖做点什么。当他从孙境宗祠董事会董事长孙烈扬口中得知,孙境宗祠2017年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这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之后,通过商量,他决定为孙境宗祠做一块石碑,表达自己作为孙氏后人对先祖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从石材选购到精心设计,再到寻找并确定河北保定一家石材加工点,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孙如华不辞辛劳在河北与慈溪两地来回奔波。“我的心脏不好,曾经做过搭桥手术,不能坐飞机,所以每次都是开车往返。”孙如华说,这一个月中,他来回往返两地的次数就达五六次。几天前,经过三天长途运输,这块捐赠的石碑终于送到了孙家境村孙境宗祠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石碑,正面左侧自上而下写着:孙境列祖忠国家,右侧书:岳公后人孝天下。“我在孙家境村呆了近一个月,在这里,也听到了许多孙氏先祖忠孝义勇的故事,这两行字正是表达了我们的一片崇敬之情。”孙如华说,他为自己是孙氏后人深感自豪。

  -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孙乾生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乐享垂钓时光
不负秋光建交通
连晴通道开启 周末最高可达20℃
走几步路吃上热乎饭 鸣山社区“全龄友好...
头茬本地大棚草莓抢“鲜”上市
二十三只獐安家慈溪林场 濒危种群复苏见...
本市全面进入森林防火期
施珍越窑青瓷作品横琴邀请展开展
文二路项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市政协召开“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王成同志任中共宁波市委书记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
文脉华章|中文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
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数说“十四五”丨六大方面,看浙江高水...
浙江乡村,打开“缩差共富”新空间
强城兴村促融合 之江大地绘就共富新图景
“十五五”,浙江各地向哪发力
钱江观潮丨AI之弦奏响音乐新旋律 萧山中...
第一视点丨下好创新制胜的先手棋
受权发布|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
宁大科院设计团队 赋能乡村焕新
吴灵:一所乡村小学的抗战传奇
名起鹤鸣:这座“斜杠”古镇,凭什么火...
慈溪华润燃气超期燃气表 更换工作有序推进
42个签名背后的司法温度
我市农业用水迈入“智慧灌溉”新时代
坎墩“家门口的儿童驿站” 让家长放心“...
助力女职工成长成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