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廿年不辍寻根问祖 孙氏后人两代接力寻根夙愿终实现
2020-01-09 09:13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昨天上午,横河镇孙家境村内锣鼓声声、鞭炮阵阵,随着大红绸布揭开,一块上面书有“孙家境孙氏祠堂”的石碑也露出了全貌。这块从千里之外的河北保定运过来的石碑,倾注着一位孙氏后人念念不忘的寻根深情。

  捐赠这块石碑的人叫孙如华,河北沧州人。“我父亲在世时,就一直在寻根问祖。”孙如华说,遗憾的是很多年过去了,父亲的愿望却一直没有实现,直到去世时仍叮嘱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这些年,孙如华拿着家谱在全国各地寻找,然而一直未能如愿。直到一个月前,当他来到与慈溪相邻的余姚时,通过多次问询印证,发现家谱记载的“孙家镇”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慈溪市横河镇孙家境村。“镇”和“境”一字之差,竟让两代人苦苦寻根多年。

  上个月,当孙如华终于踏上先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时,不禁泪流满面:“从父亲到我,这一找就是20多年,找到孙家境村真不容易啊,父亲的遗愿终于实现了。”激动之余,孙如华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先祖做点什么。当他从孙境宗祠董事会董事长孙烈扬口中得知,孙境宗祠2017年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这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之后,通过商量,他决定为孙境宗祠做一块石碑,表达自己作为孙氏后人对先祖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从石材选购到精心设计,再到寻找并确定河北保定一家石材加工点,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孙如华不辞辛劳在河北与慈溪两地来回奔波。“我的心脏不好,曾经做过搭桥手术,不能坐飞机,所以每次都是开车往返。”孙如华说,这一个月中,他来回往返两地的次数就达五六次。几天前,经过三天长途运输,这块捐赠的石碑终于送到了孙家境村孙境宗祠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石碑,正面左侧自上而下写着:孙境列祖忠国家,右侧书:岳公后人孝天下。“我在孙家境村呆了近一个月,在这里,也听到了许多孙氏先祖忠孝义勇的故事,这两行字正是表达了我们的一片崇敬之情。”孙如华说,他为自己是孙氏后人深感自豪。

  -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孙乾生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习言道|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前》第一...
联播+|三个维度读懂内涵式城市发展
经济大省挑大梁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丨聚焦落实求实效 ...
文润之江丨“今、古、人、文”写华章—...
让创新浙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
良机良种良技绘就早稻好“丰”景 “新农...
新华走笔|白山黑水间那座无形的山
“三伏天”要来了,近十年最短!这份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山东沂水:沂蒙山...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
守望:红色保密往事丨一座神秘诞生的城
点燃暑期档 | 暑期档电影取景地打卡地图...
截至上半年销售额超2.9万亿元 约4亿人次...
@高校毕业生,这些就业手续办了吗?贴心...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论贯彻落实中央...
活力中国调研行|赣鄱风华 古韵新生
向着科技强国阔步前进(奋勇争先,决战...
新闻1+1丨链博会“链”起怎样的新未来?...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十四五...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保持稳中有进,下半年...
文脉华章丨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强调中澳关...
习语丨改革为人民
“链通”创未来|国际人士:中国可持续...
深观察丨美国民众:我们脑子里每天想的...
外企高管点赞链博会:创造合作机遇 共建...
链博会如何为“一带一路”链接新机会?...
专访丨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治理改革注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