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20个月奔走5万公里 与时间赛跑的极度贫困村第一书记
2020-01-08 16:09   稿源:新华社

  拼版照片:左图为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手持自己制作的“八好村脱贫攻坚图册”(2019年12月16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右图为“八好村脱贫攻坚图册”部分内容的拼版照片(资料照片,韦德王摄)。

  驻村20个月来,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驾车步行奔走5万公里,更换了15个轮胎,每家每户都留下足迹……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是个极度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和同事一道,带领群众,争分夺秒,决战贫困。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八好村是大化县脱贫攻坚战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2018年4月,韦德王来到八好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全村438户中有377户是贫困户,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90%,大部分贫困群众仍居住在危旧的木瓦房里,全村23个屯,只有一条公路,最远的弄哈屯从村里往返需要走6、7个小时的山路。

  脱贫任务如此艰巨,韦德王深感责任重,他带领同事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产业项目入手,每天埋头苦干、与时间赛跑。他经常天没亮就出门,回到办公室已是深夜。韦德王制作了一本100多页的“八好村脱贫攻坚图册”,每个村庄、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都在地图上进行详细的标注,他和扶贫队员对八好村“了如指掌”。然而,困难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大山修路的难度难以想象,路不通,危房改造、水柜建设等其他工作就无从谈起。弄研屯至弄麻屯距离不到3公里,施工队要在接近山顶的悬崖峭壁上挖出一条公路,挖掘机无法作业,爆破又导致塌方形成新的悬崖,每挺进一米都举步维艰。山里极度缺水,修路、建房、做水柜,都需要从20多公里外的乡政府所在地运水和水泥……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八好村脱贫攻坚的进程,韦德王承受着各种压力。

  今年43岁的韦德王是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双福村人,家中两个小孩正是需要陪伴成长的时候。困难时,他想到过放弃,也曾向组织提出过更换更优秀的干部来担任第一书记。2019年,大化县增派了3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组织和家庭及时给予韦德王理解、鼓励、支持,坚定了他的信念。为了下屯推进工作,韦德王顾不上心疼车,路况太差开车不能通过时,他就下车步行前往屯里。一年多来,韦德王驾车步行奔走了5万公里,汽车更换了15个轮胎,他已记不清修了几次车,也记不清下车走山路时摔了几次、伤了几回。

  八好村的面貌在短短20个月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贫困发生率从超过90%降至目前的61%;23个屯中,4个屯修通了水泥路,17个屯修通了砂石路,最后两个屯的砂石路也即将修好;180多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旧房改造;240户贫困户修建了家庭水柜……韦德王说:“即使是再换10个轮胎,我和同事也有决心有信心,坚决打赢八好村的脱贫攻坚战。”

  新华社发

  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地处千山万弄之中(2019年1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徒步前往群众家中,开展扶贫工作(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右二)和同事在办公室讨论扶贫工作(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抱着扶贫材料走出办公室,办公室也是他的卧室(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左)和村干部去贫困户家里走访(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驾车前往群众家中,公路的另一侧是两百多米深的悬崖(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将汽车备胎放入后备箱(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弄豪屯的砂石路刚刚修通,碎石多、路况差,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驾车下屯途中,经常要下车将大石块搬走(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徒步前往弄麻屯开展扶贫工作,弄麻屯的公路尚在建设当中(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徒步前往群众家走访,这是他从一辆运水车旁经过(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右一)和群众一起搬运木板,准备修建水柜(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右)在扶贫养殖场了解乳鸽的生长情况(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中)在弄豪屯推进水柜项目建设进度(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左二)和同事在办公楼里讨论工作(2019年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徒步前往群众家中,开展扶贫工作(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和同事在办公楼外商量扶贫相关事宜(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已经修通水泥路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八好屯(2019年11月11日无人机拍摄);下图为在尚未通路前,八好村八好屯村民背着年货走山路回家(2016年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徒步前往弄麻屯开展扶贫工作,弄麻屯的公路尚在建设当中(2019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在去贫困户家走访途中查看刚刚收到的扶贫信息(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学习新语|“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扩大高水平开放 拓...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四大倡议为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3500多位澳门人的选择——“这里也是新...
非洲官员赞叹:这本书中有“世界路线图”
“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
夜色中的 “金光大道”
九旬退役老兵连续四年为军训新生上“开...
去附海看日出品海鲜稻乡漫步 寻地道东海...
宗汉八大工程擘画“半城伴乡”新蓝图
我市落地多项公积金新政 首套首贷家庭最...
“小而美”舞台汇聚“家门口”的幸福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慈溪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新华时评丨坚持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
学习卡丨如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人民至上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让母亲河永续惠泽...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主席妙语中国—东盟关系
一见·面对这份“共同事业”,总书记这样...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淬火成钢
学习进行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书...
命运与共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零的突破!杭州企业首获中国质量奖正奖
浙江特产,何以新风扑面
浙产文化“新三样”,出海何以更出彩
钱江观潮丨“乡博”是春天的制造机
学习时节|事关网络安全,总书记反复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