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走进“死亡之海”:探访给地球做“CT”的物探人
2020-01-15 14:42   稿源:新华网

  这是1月11日拍摄的塔克拉玛干中心地震采集仪器车停车点(无人机照片)。

  地球物理勘探是油气开发的第一步,相当于给地球做CT。物探工人按照严格的测线部署,在相应位置钻井,然后实施地震,采集地震波数据。科研人员通过数据组成的“CT片”,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地下的地质结构,判断哪里埋藏有石油或者天然气。

  2019年10月,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进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开始中古14-21、塔中2两个区块的三维地震勘探。近2000名物探工人将在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直工作到2020年4月,这也意味着他们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连续度过第14个除夕夜。

  蕴藏着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冬季地表最低温度超过零下30摄氏度,是世界油气勘探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为避开风季,物探工人每年9、10月份进入沙漠,一直工作到来年4月,夜以继日与黄沙、严寒为伴,用辛勤的汗水,为祖国找油找气。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一辆测量作业车陷在沙坑中,水罐车进行营救(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放线工在出工前将一捆捆检波器装车。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放线工张进秀在放完一组检波器后直起腰休息。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钻井工潘洪星用沙子带出手套里的泥水。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钻井工在连接钻杆。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4名测线女工抬着电瓶返回营地。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查线工在吃饭间隙收听电台里报出的不正常道桩号,并记录在本子上。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上图为测量工周国燕(左)和丈夫杞朝金在沙漠中解决午餐(1月13日摄);下图为测量工周国燕在吃冰凉的馒头(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测量工在测线上布设炮点桩号。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主播说联播 | 总书记的这封回信,振奋人...
习近平主席贺信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
人民领袖|习近平的“川海”之喻
学习手记 | 一粒种子的分量
壹视界·微视频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
时政微观察丨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杭州这支队伍破万,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
浙江省暑期促消费七大行动干货满满 这个...
中国蓝观察丨在“浙”通全球!2025全球...
浙江平台经济的新筹码
文润之江丨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推动浙江文...
@高考生 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出啦!这些签...
澜湄驻华大使“沉浸式”体验西藏文化 共...
西藏斯定咔村:高原湖畔的美丽蝶变
援疆风景线丨辽宁医疗援疆守护塔城群众健康
桃花源里话幸福
“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外部威胁”巴西各界...
漫评美国“大而美”法案:“债务炸弹”
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反噬自身 美咖啡橙汁...
创新政党制度、引领脱贫攻坚,中国共产...
俄罗斯学者:中国和平崛起促进周边繁荣 ...
东西问|魏家祥:以文明对话追求人类幸福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 共促文...
@高考生 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出啦!这些签...
“90”后告诉90后:什么是冲锋
图表丨这些情况容易中暑!警惕这几类“...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华桂明:甘作“音乐...
“这辈子能为国家尽一份力,值了!”(...
乘“数”而起——天津培育数字经济发展...
文化中国行丨“绣”出国际范儿 苏州高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