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走进“死亡之海”:探访给地球做“CT”的物探人
2020-01-15 14:42   稿源:新华网

  这是1月11日拍摄的塔克拉玛干中心地震采集仪器车停车点(无人机照片)。

  地球物理勘探是油气开发的第一步,相当于给地球做CT。物探工人按照严格的测线部署,在相应位置钻井,然后实施地震,采集地震波数据。科研人员通过数据组成的“CT片”,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地下的地质结构,判断哪里埋藏有石油或者天然气。

  2019年10月,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进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开始中古14-21、塔中2两个区块的三维地震勘探。近2000名物探工人将在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直工作到2020年4月,这也意味着他们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连续度过第14个除夕夜。

  蕴藏着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冬季地表最低温度超过零下30摄氏度,是世界油气勘探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为避开风季,物探工人每年9、10月份进入沙漠,一直工作到来年4月,夜以继日与黄沙、严寒为伴,用辛勤的汗水,为祖国找油找气。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一辆测量作业车陷在沙坑中,水罐车进行营救(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放线工在出工前将一捆捆检波器装车。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放线工张进秀在放完一组检波器后直起腰休息。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钻井工潘洪星用沙子带出手套里的泥水。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钻井工在连接钻杆。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4名测线女工抬着电瓶返回营地。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查线工在吃饭间隙收听电台里报出的不正常道桩号,并记录在本子上。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上图为测量工周国燕(左)和丈夫杞朝金在沙漠中解决午餐(1月13日摄);下图为测量工周国燕在吃冰凉的馒头(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测量工在测线上布设炮点桩号。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微腐败”新变种,要警惕
创新破局 浙江光伏谋长红
蓝媒热评丨不能忘 不敢忘 不忍忘
今天,我该如何写您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浙江各地举行活动纪...
刘捷在温州调研时强调 找准县域发展特色...
拾光纪·“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行稳致远
人民领袖|从习近平的几封回信感悟抗战精神
中经评论: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理响中国】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
解读补贴撬动消费的密码
理响中国|AI绘丰碑:残碑惊雷。
凝聚正义力量 砥砺复兴之志——习近平总...
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重磅微视频|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砥柱中流领航复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天天学习|为何说“九一八”是中国人民...
时政微观察丨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美不胜收“桥城蓝”
“银发拾梦”公益活动
孩子近视进展快, 配什么眼镜好?
登革热——“咬”出来的麻烦!
小心“爆火”直播间背后藏猫腻
家门口的健康驿站,托起群众稳稳的“医”靠
这周末,慈溪有一场国家级桨板赛事
国资国企增资增信双提升
林坚率慈溪市党政代表团赴常山县学习考察
【央视快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全面推进...
习语|“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