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走进“死亡之海”:探访给地球做“CT”的物探人
2020-01-15 14:42   稿源:新华网

  这是1月11日拍摄的塔克拉玛干中心地震采集仪器车停车点(无人机照片)。

  地球物理勘探是油气开发的第一步,相当于给地球做CT。物探工人按照严格的测线部署,在相应位置钻井,然后实施地震,采集地震波数据。科研人员通过数据组成的“CT片”,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地下的地质结构,判断哪里埋藏有石油或者天然气。

  2019年10月,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进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开始中古14-21、塔中2两个区块的三维地震勘探。近2000名物探工人将在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直工作到2020年4月,这也意味着他们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连续度过第14个除夕夜。

  蕴藏着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冬季地表最低温度超过零下30摄氏度,是世界油气勘探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为避开风季,物探工人每年9、10月份进入沙漠,一直工作到来年4月,夜以继日与黄沙、严寒为伴,用辛勤的汗水,为祖国找油找气。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一辆测量作业车陷在沙坑中,水罐车进行营救(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放线工在出工前将一捆捆检波器装车。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放线工张进秀在放完一组检波器后直起腰休息。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钻井工潘洪星用沙子带出手套里的泥水。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钻井工在连接钻杆。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4名测线女工抬着电瓶返回营地。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4日,查线工在吃饭间隙收听电台里报出的不正常道桩号,并记录在本子上。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上图为测量工周国燕(左)和丈夫杞朝金在沙漠中解决午餐(1月13日摄);下图为测量工周国燕在吃冰凉的馒头(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1月13日,测量工在测线上布设炮点桩号。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学习时节|体育为媒,总书记引领粤港澳...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特...
学习手记|脚要踩在大地上
文博公开课|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改革者 正青春|长三角原点上何以长出“...
学习新语·展望“十五五”|把发展蓝图变...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丨一湖水墨润文脉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国际法治的...
纪录片《新时代江河战略》
学习·知行丨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 习...
【习声回响·文韵中国】在文博“大学校”...
一见·三地联合办赛,观察“中国之治”的...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千年水运承古今
学习时节丨“百千万工程”让乡镇面貌有...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湾区同心协力 全民...
寒潮来临 浙江各地多方联动 守护“民生...
潮起珠江 浙军争辉——第十五届全运会浙...
四大方面,感受浙江 “十四五” 民生温度
数说“十四五”丨四个维度,看浙江社会...
民生答卷,有温度有厚度 “十四五”时期...
浙江省委省政府向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浙...
时习之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全面依法治...
改革者 正青春|“顶级焊匠”如何拼出世...
说“闻”解字·拼搏!这是总书记勉励体育...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国戏新声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水韵融四方
“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党员、...
乐享垂钓时光
不负秋光建交通
连晴通道开启 周末最高可达2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