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渐渐清澈,大地又添绿意,天空多了湛蓝……如今在慈溪,令人愉悦的环境蜕变正越来越多。生态美,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
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市紧紧围绕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从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着手,持续加大污染整治力度,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美丽生态慈溪”保卫战,铁腕治污,大力描绘慈溪“生态美”。
持之以恒抓治水 水清岸绿景更美
改善水环境的碧水提升战持续向前推进。我市坚持源头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2019年累计完成“五水共治”投资20.6亿元,实施了27个治水大项。
剿劣成果进一步巩固,江河水质持续提升。我市通过开展“清三河”反弹隐患拉网巡查,建立黑臭隐患问题挂号销号机制,去年累计完成整改河道176条。与此同时,我市全力以赴提升考核断面水质,目前省控交接断面郑家浦水质年均值已达到Ⅲ类水质,省控断面浒山东、宁波市控断面四灶浦年均值已达到Ⅳ类水质。
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深化“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一项接一项治水工程不断开展。各镇(街道)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区”新建、续建,浒山、附海、长河、新浦、胜山等5个镇(街道)完成宁波市“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任务,龙山、观海卫、周巷、宗汉、古塘等5个镇(街道)通过省级验收。这一年,我市还顺利通过宁波市级美丽河湖验收, “美丽河湖”建设交上圆满答卷。
如今,全民治水的格局已在慈溪形成,河长、河小二、河道义务监督员等为美丽江河保驾护航。
综合治理补短板 治气治土治固废
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是心旷神怡的清新空气,是流连忘返的生态环境。2019年,我市以问题为导向,全力开展治气、治土、治固废行动。
在治气攻坚行动中,我市专门成立了治气攻坚工作专班,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实施挂图作战和召开联席会议,强化督查督办,合力治气攻坚促成效。
这一年,我市深入开展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道路扬尘治理、柴油货车治理等八大专项行动,解决了不少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的短板问题,有效推动了精准治气。
这一年,我市全力抓好治土清废战,在全省率先开展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贮存转运试点项目,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固废出路难的问题,组织56家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宁波抽查。
这一年,行业整治进一步深化,金属表面酸洗、有色金属、废塑料等五大行业210余家企业得到整治提升,电镀行业进行了深度治理,VOCs等涉气行业整治成果也进一步巩固。
健全机制促长效 美丽生态绘蓝图
2019年9月,随着一声法槌敲响,一起赔偿额度高达200余万元的环境污染案尘埃落定。如此巨大的赔偿额度,给污染环境者当头一棒,这起案件成为宁波市首例污染环境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为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我市不断健全机制,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执法查处力度,利剑出鞘斩断污染,确保治污攻坚战卓有成效。
这一年,我市大力开展各项专项执法行动,在完成“绿剑”系列以及入河排污口、挥发性有机物、大气环境质量保障等专项执法行动的同时,创新开展了夜幕执法、涉VOCs企业“回头看”、废塑料专项整治等一系列环境执法行动。我市还进一步深化“审罚分离”改革,让办案时效、办理能力、案件质量实现三提升,并试行“三天立案,七天听告”的办案制度,全年作出行政处罚176件,罚款金额2417.09万元,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最强保障。
悠悠生态梦,漫漫追寻路。绿色、清新的自然生态是一座城市最美丽的风景,循着这个目标,慈溪正为追逐新时代更绚丽的生态蓝图不断迈步向前。■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陈烨嘉 卢怡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