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规上企业280家,已复工39家,累计有101家完成复工申请初审……在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经发局局长陈立的大脑里,这些数字时刻都在滚动、更新。自我市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开展以来,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的审核员们就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从案头的资料审核,到现场的勘查评估,审核员们为区镇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从大年初二起,陈立就进入了企业复工准备状态。在他看来,做好企业复工审核,最关键的就在于“细”字。“第一步就是审核材料,完整详尽的申报材料往往意味着企业已经有了一套好的复工方案。”这一点,负责审核材料的叶立波最有体会。按照要求,每个企业需要提交四五张表格,叶立波的任务就是对照要求一一审核。“隔离点的设置、口罩消毒液的储备量、就餐的安排,每一环都和员工生命安全挂钩。”所以,他总是审核得格外仔细,遇到材料上表述不清的,还会多次打电话进行确认。有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甚至需要返工提交三四次。好在,企业主们都对叶立波的严格表示理解和体谅。“这让我挺感动的。”叶立波说,“说明大家都有责任、有担当。”
而方案是否落到实处,就靠现场的勘查。作为“领头羊”,陈立每天往企业跑。“一开始大家都没什么经验,所以一旦在勘查的时候遇到好的做法,我们就会推广给其他企业。”陈立举了一个例子:海仕凯为了加强消毒力度,特别设置了专门的鞋底消毒区域,员工必须要经过浸泡了消毒液的地毯后,才能进入。陈立说,像这样的鞋底消毒、衣服消毒,并不在文件要求内,但只要是有利于防疫工作,就会向各企业宣传推广、互相借鉴。
白加黑,5+2,对于奋战在复工审核一线的人来说已经成为常态,但面对企业较强的复工意愿,陈立还是心急。“审核和勘查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审核慢勘查快,勘查的人就干等着,反过来要是勘查效率跟不上,也会拖延整体复工进度。”目前,区镇对复工审核人员进行了分组,实现动态的人员调配,将以连续作战的精神保障好企业的复工复产。■全媒体记者 马安娜 通讯员 杜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