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的一名普通护士,平常既不在呼吸内科、感染科工作,也不属于重症护理班。然而,2月11日,我仍然跟着大部队一起出发,来到了武汉。虽然相信自己能平安回来,但走之前,我想了想,还是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把所有的密码都留了下来。
从第一天在武汉上班的忙乱、不知所措,到如今,我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的一切。虽然一开始心里确实有些焦虑、忐忑,还曾经失眠、拉肚子,但一想到全国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都是如此,想到家乡同事、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与安慰,我就觉得“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大家就是来打仗的嘛”。
在隔离病区,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人,很多治疗的实施都需要护士来完成。尤其是重症病区,患者所有的护理几乎都依赖护士,饮食、大小便、气道管理等等,一刻都离不开人。如果是重症监护室里病情危重的病人,护士还要随时监控各种监护设备的情况,为患者进行补液等专业操作。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由于资源、人员的紧缺,护理人员往往需要付出更多。
我所在的团队负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而我主要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既要及时跟上一班人员交接,又要整理好病房所需物品,做好消毒及所有医疗废物的处理。最重要的是,督察团队成员的个人防护,指导本班人员正确穿戴防护用品,严格落实手卫生。因此,每次我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病房,以确保团队每一个人的安全。虽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内容又多又杂,但我想,能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就。
在这里的工作,当然有艰难的地方。比如每班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加上穿脱防护服以及路上来回的时间,原本要花整整12个小时,在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才逐渐缩短到了现在的将近9个小时。又如,穿着防护服、戴着“眼镜+护目镜+护目屏”工作,不光会头晕头痛,时间一长,护目镜会糊掉、滴水,还容易四肢无力、胸闷气促;为了上班方便,基本不喝水、穿尿不湿也成了家常便饭。
然而,艰辛中更多的是平凡的感动与温暖。有一位保洁小哥因为武汉封城回不了老家,看到光谷园区急需保洁人员的信息就主动报了名,他说,反正在家里也是玩游戏,还不如来这里。简单朴实的话语,却击中了我的心:如果连普通人都愿意这样奋斗在一线,更何况我们医务工作者呢。2月15日,来自集团资深护理人张秀华老师的一封信,更是给我打了一支强心剂,知道身后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惦记着,让我顿时充满了力量。
感觉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会想想那些关心我、爱我的人,想想张老师说的新老护理人仁爱之心的传承……
慈溪的杨梅等我:我一定做好防护,平安回去,到时共饮杨梅酒。
愿有缘再来武汉时,能见到武汉大学最美的樱花。■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援汉护士 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