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小龙虾、烧烤、酸菜鱼……这些美食遍布慈溪的街头巷尾,经食客享用后,剩下的餐厨垃圾最终会被集中处理。然而疫情期间,不光市民阔别诱人的美食多日,能日吞150吨餐厨垃圾的慈溪开诚有机固废处理有限公司也度过了一段“饥饿”的日子,直到近日才渐别“吃不饱”的处境。
春节是许多餐饮企业生意红火的黄金时段,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有不少餐饮企业迫不得已拉下卷帘门,有些即使复工也一度暂停了堂食业务。“自3月初复工以来,我们店少了一半以上的客流量,目前虽然开放堂食,但日均到店用餐人数也只有30人左右,只能以外卖为主。”孙塘北路上的一龙虾店店主告诉记者。
餐饮行业未能正常营业,堂食用餐人数大量减少,导致餐厨垃圾收运量巨减。据统计,疫情发生初期,餐厨垃圾日收运量出现明显减幅,2月初更是直接跌至13吨,中心城区2月日均收运量仅在7吨左右。开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餐企未能正常营业,当时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受到不小影响,“正常时期全市日均收运量在150吨左右,而疫情期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处理垃圾的机器设备‘吃不饱’的状态!”
因收运量大幅减少,市城乡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中心对收运路线进行了整合,中心城区收运人数更是由原本的8人减少至4人。不过,令人高兴的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许多餐饮企业陆陆续续开门迎客。食客们的到来,不仅让安静多时的街巷逐渐重聚烟火味,谢师傅和同事的收运车也开始“增重”。谢师傅负责孙塘北路等路段的收运工作,孙塘北路这个重点收运区域复工后,他的脸上又有了笑容。相比早前的空闲,谢师傅更期待忙碌的生活节奏,“疫情期间虽说工作轻松了,但我还是更怀念以前,忙的同时心里充实,看着热闹的街道,干活也有劲!”
3月1日起,餐饮企业逐渐恢复营业,第一周餐厨垃圾日收运量爬升至18吨,相较之前有了近40%的增长。截至3月31日,全市日收运量达到47吨。市城乡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企业正迎来春天,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也已做好充分准备,只待城市重焕往日活力。”■全媒体记者 陆铭铭 通讯员 马杭湖 陈央青 徐思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