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收运逐步恢复 日吞47吨
餐厨垃圾“大胃王”渐别“吃不饱”
2020-04-10 09:51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小龙虾、烧烤、酸菜鱼……这些美食遍布慈溪的街头巷尾,经食客享用后,剩下的餐厨垃圾最终会被集中处理。然而疫情期间,不光市民阔别诱人的美食多日,能日吞150吨餐厨垃圾的慈溪开诚有机固废处理有限公司也度过了一段“饥饿”的日子,直到近日才渐别“吃不饱”的处境。

  春节是许多餐饮企业生意红火的黄金时段,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有不少餐饮企业迫不得已拉下卷帘门,有些即使复工也一度暂停了堂食业务。“自3月初复工以来,我们店少了一半以上的客流量,目前虽然开放堂食,但日均到店用餐人数也只有30人左右,只能以外卖为主。”孙塘北路上的一龙虾店店主告诉记者。

  餐饮行业未能正常营业,堂食用餐人数大量减少,导致餐厨垃圾收运量巨减。据统计,疫情发生初期,餐厨垃圾日收运量出现明显减幅,2月初更是直接跌至13吨,中心城区2月日均收运量仅在7吨左右。开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餐企未能正常营业,当时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受到不小影响,“正常时期全市日均收运量在150吨左右,而疫情期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处理垃圾的机器设备‘吃不饱’的状态!”

  因收运量大幅减少,市城乡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中心对收运路线进行了整合,中心城区收运人数更是由原本的8人减少至4人。不过,令人高兴的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许多餐饮企业陆陆续续开门迎客。食客们的到来,不仅让安静多时的街巷逐渐重聚烟火味,谢师傅和同事的收运车也开始“增重”。谢师傅负责孙塘北路等路段的收运工作,孙塘北路这个重点收运区域复工后,他的脸上又有了笑容。相比早前的空闲,谢师傅更期待忙碌的生活节奏,“疫情期间虽说工作轻松了,但我还是更怀念以前,忙的同时心里充实,看着热闹的街道,干活也有劲!”

  3月1日起,餐饮企业逐渐恢复营业,第一周餐厨垃圾日收运量爬升至18吨,相较之前有了近40%的增长。截至3月31日,全市日收运量达到47吨。市城乡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企业正迎来春天,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也已做好充分准备,只待城市重焕往日活力。”■全媒体记者 陆铭铭 通讯员 马杭湖 陈央青 徐思蕾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廖海涛:舍家取义 血战塘马(铭记历史 ...
“他们身先士卒,我们就义无反顾”|从...
特色产业上“云端”——富平“四链驱动...
广东东莞:外贸突围韧性足(走进产业地...
星火成炬| 未来有千万种写法
方寸真微集万象
提单产、减损耗、“战”旱情——燕赵大...
从高考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评论员观察)
“春天的事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这一方案...
投身新兴产业,青年有为
十六条新措施助力创新药加速跑(政策解读)
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合肥:“量子未来...
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这块红色热土...
一角飞檐载风华(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
新华视点|暑期消费“热”起来 多地业态...
7月1日起,杭州地铁82个车站正式上线纳凉点
中国蓝观察|定制冰块、泳池爆满……持续...
跨境电商突围记(下)丨盯着需求改打法
激发“蓝色未来”新引擎 浙江深入推进海...
王浩在市委书记座谈会上强调 实现高质量...
追光的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
习言道 | 这个“桃花源”,习近平牵挂在心
【央视快评】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家国情怀...
第一观察|读懂“七一”前夕集体学习中...
铃铛一响、琴弦拨动,西藏“嘎尔鲁”正...
数说“新”变化|完成投资近900亿元 前5...
【滔滔两岸潮】台湾小伙热爱考古 与古遗...
古巴歌手Lily:新疆的人文太棒了
英媒:欧盟对美关税采取更强硬立场
全球媒体聚焦|美媒:美国将在“大而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