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全民读书月,开展迄今已有二十个年头。可以说,阅读早已成为慈溪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印记。今年4月,《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慈溪以此为契机,组建了阅读文化推广新媒体联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使全民阅读的氛围愈发浓厚。
众所周知,慈溪居于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古风泱泱,胜迹重重,孝思不匮,文脉绵长。在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便有读书明理的传统,且遗风一直流传至今。此间旧时有杜洲书院,乃是一所修建于七百年前的“义学”,它让读书之风泽被乡里,后曾历经湮废,于晚清时期重燃薪火;昔日水秀山明的白洋湖畔,还有一个“白湖吟社”,诗社里的士子文人泛舟湖上,倚舷而歌,化所学为所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后来,杨贤江、袁可嘉、余秋雨等人,博览群书,苦心求索,以文名重海内。千年文脉,因阅读而源远流长,及至如今,阅读、习礼之风已经渗透于百姓生活的日常。
读书可以明理解惑,也可以传递力量。慈溪是秘色瓷的故乡,青瓷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技艺的传承和匠心的磨琢。阅读文化和瓷文化一样,重在传承,贵在实践。而且阅读是可以分享的,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疫情期间,慈溪的师生通过为湖北的市民选购书籍,以书籍为媒介,将慈文化传递到800多公里外的地方,给那里的人们以战胜疫情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当然,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阅读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集体阅读、手机阅读、多媒体阅读……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激活了阅读的活力,也吸引了更多群体的参与。放眼我们的身边,阅读正在成为一场全民的狂欢。工人、农民、学生、白发老人、稚子蒙童……各个群体皆有喜欢读书、善于读书之人。由阅读而至悦读,一字之变,却见证了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学海无涯,读书亦无止境。除了充实自己、丰盈内心,“品味书香”的目的还在于“感悟文明”。读书可以让人知荣辱、辨是非、扬善美、立正身,当它从个人行为变成集体自觉,城市的文明形象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就是城市文明的一种象征,是现代都市的一个精神地标。春暖花开日,读书正当时。借此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之机,让我们吹响建设书香慈溪、打造文化强市的号角,让我们的城市因书香而美丽、因阅读而充盈、因文化而富有。(潘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