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桥城评论

春暖花开日 读书正当时
2020-04-23 09:15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全民读书月,开展迄今已有二十个年头。可以说,阅读早已成为慈溪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印记。今年4月,《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慈溪以此为契机,组建了阅读文化推广新媒体联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使全民阅读的氛围愈发浓厚。

  众所周知,慈溪居于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古风泱泱,胜迹重重,孝思不匮,文脉绵长。在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便有读书明理的传统,且遗风一直流传至今。此间旧时有杜洲书院,乃是一所修建于七百年前的“义学”,它让读书之风泽被乡里,后曾历经湮废,于晚清时期重燃薪火;昔日水秀山明的白洋湖畔,还有一个“白湖吟社”,诗社里的士子文人泛舟湖上,倚舷而歌,化所学为所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后来,杨贤江、袁可嘉、余秋雨等人,博览群书,苦心求索,以文名重海内。千年文脉,因阅读而源远流长,及至如今,阅读、习礼之风已经渗透于百姓生活的日常。

  读书可以明理解惑,也可以传递力量。慈溪是秘色瓷的故乡,青瓷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技艺的传承和匠心的磨琢。阅读文化和瓷文化一样,重在传承,贵在实践。而且阅读是可以分享的,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疫情期间,慈溪的师生通过为湖北的市民选购书籍,以书籍为媒介,将慈文化传递到800多公里外的地方,给那里的人们以战胜疫情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当然,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阅读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集体阅读、手机阅读、多媒体阅读……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激活了阅读的活力,也吸引了更多群体的参与。放眼我们的身边,阅读正在成为一场全民的狂欢。工人、农民、学生、白发老人、稚子蒙童……各个群体皆有喜欢读书、善于读书之人。由阅读而至悦读,一字之变,却见证了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学海无涯,读书亦无止境。除了充实自己、丰盈内心,“品味书香”的目的还在于“感悟文明”。读书可以让人知荣辱、辨是非、扬善美、立正身,当它从个人行为变成集体自觉,城市的文明形象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就是城市文明的一种象征,是现代都市的一个精神地标。春暖花开日,读书正当时。借此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之机,让我们吹响建设书香慈溪、打造文化强市的号角,让我们的城市因书香而美丽、因阅读而充盈、因文化而富有。(潘玉毅)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巧织停车网 畅通民生微循环
习言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
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构建更...
习言道丨面对“沉思的雅典娜”,习近平...
多彩海报丨美丽浙江新目标
欢看电影周丨今年的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
“洋老板”涌入义乌,投资的不仅是生意
中国体育“两博会”启幕,浙江馆以“科...
长三角示范区已承接14项中央改革授权事项
学习·故事丨习近平:“要做到全村最好的...
一习话丨“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
壹视界 | 以人民之心为心 以天下之利为利
骑手学急救 防患于未然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服务贸易创新...
向新而行|中国“新三样” 造福全世界
胜利之师迈向世界一流——中国人民抗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
习言道|山河永念,英雄归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这条江,总书记始终牵挂
等你归来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
冲上热搜!这双膝盖,看疼千万网友……
浙江要把修飞机的生意做到200亿
中国蓝观察丨浙江服务如何答好“服务全...
多场重量级展会陆续登场 浙江激发消费新...
奋战三季度 跑好下半场丨前8月浙江进出...
钱江观潮丨设计效率提升40倍,成本直降7...
“零距离”健康守护
货物洒落堵塞交通 消防员变身“搬运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