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桥城评论

春暖花开日 读书正当时
2020-04-23 09:15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全民读书月,开展迄今已有二十个年头。可以说,阅读早已成为慈溪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印记。今年4月,《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慈溪以此为契机,组建了阅读文化推广新媒体联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使全民阅读的氛围愈发浓厚。

  众所周知,慈溪居于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古风泱泱,胜迹重重,孝思不匮,文脉绵长。在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便有读书明理的传统,且遗风一直流传至今。此间旧时有杜洲书院,乃是一所修建于七百年前的“义学”,它让读书之风泽被乡里,后曾历经湮废,于晚清时期重燃薪火;昔日水秀山明的白洋湖畔,还有一个“白湖吟社”,诗社里的士子文人泛舟湖上,倚舷而歌,化所学为所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后来,杨贤江、袁可嘉、余秋雨等人,博览群书,苦心求索,以文名重海内。千年文脉,因阅读而源远流长,及至如今,阅读、习礼之风已经渗透于百姓生活的日常。

  读书可以明理解惑,也可以传递力量。慈溪是秘色瓷的故乡,青瓷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技艺的传承和匠心的磨琢。阅读文化和瓷文化一样,重在传承,贵在实践。而且阅读是可以分享的,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疫情期间,慈溪的师生通过为湖北的市民选购书籍,以书籍为媒介,将慈文化传递到800多公里外的地方,给那里的人们以战胜疫情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当然,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阅读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集体阅读、手机阅读、多媒体阅读……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激活了阅读的活力,也吸引了更多群体的参与。放眼我们的身边,阅读正在成为一场全民的狂欢。工人、农民、学生、白发老人、稚子蒙童……各个群体皆有喜欢读书、善于读书之人。由阅读而至悦读,一字之变,却见证了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学海无涯,读书亦无止境。除了充实自己、丰盈内心,“品味书香”的目的还在于“感悟文明”。读书可以让人知荣辱、辨是非、扬善美、立正身,当它从个人行为变成集体自觉,城市的文明形象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就是城市文明的一种象征,是现代都市的一个精神地标。春暖花开日,读书正当时。借此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之机,让我们吹响建设书香慈溪、打造文化强市的号角,让我们的城市因书香而美丽、因阅读而充盈、因文化而富有。(潘玉毅)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一习话丨“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习近平就越南前国家主席陈德良逝世向越...
时政微观察丨如何学有质量、查有力度、...
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习言道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第一观察丨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 让铁...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天天学习|一方隋碑 何以让总书记念念不...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共建地球...
【央视快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
壹视界·微视频|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纪实
第一观察 | 总书记重要指示引领精神文明...
学习卡丨“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
壹视界·在龙门石窟,总书记回忆起一段往事
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重磅征集!
“义乌外贸一线故事”系列报道之一:高...
中国蓝观察|看中东欧博览会之“变”
新产品、新科技、新创意!“浙江精品”...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助企跑...
中东欧+,机遇更广阔
金观平:良好法治环境力促民企做强做优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抓住保持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人民观点)
外部冲击下,中国经济何以这么稳?(读...
稳步提升!4月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
四个“有力”看“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乡村振兴在行动|荔枝树下,手机“三变”
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