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引导源头精准分类 打造全过程分类模式
长河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2020-06-24 10:46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6月15日早上7点,长河镇大牌头村村民屠建焕在家里忙碌起来。收拾碗筷时,他熟练地将剩菜剩饭、瓜果菜叶扔进了绿色的厨余垃圾桶,把纸巾、塑料等扔进了黑色的其他垃圾桶。“一开始分类垃圾嫌麻烦,现在已经渐渐习惯了。”他说。

  7时11分,该村环卫工人翁永明开着垃圾车前往自己负责的片区收垃圾。“村民分得基本没什么问题,二次分类省很多力。”他说道。随后,翁永明通过桶内芯片给屠建焕家的垃圾自动称重,总量为1.39kg,分类积分得10分。很快,此次投入的重量和积分同步显示在大牌头村垃圾分类体验馆内的管理系统平台上。

  从随手扔到两个桶到如今精确分类,屠建焕家处理垃圾的转变过程,也正是长河镇探路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作为该镇垃圾分类的试点村之一,大牌头村已将1700余户家庭纳入垃圾分类积分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即可知道这袋垃圾来自哪户居民、垃圾分类是否准确,系统称重并累计相应积分。试点带来的效果很明显。今年以来,长河镇在8个村分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镇域全覆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垃圾分类的实践不断延伸,长河镇各村因地制宜,已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垃圾分类之路,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试点村。目前,入户分类桶90%家庭到位,公共区域取消单桶点位,配置二桶位及以上的投放点,在每个村的人口集中区域设置4桶位投放点,制定桶位示意图,引导村民分类投放,并配置分类运输车辆,进行分类运输。建成了两家垃圾分类体验室,村村建立积分超市。大牌头村和贤江村实施上门收集模式,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送至专业公司进行处理;垫桥、宁丰等6个村落实桶长制,对村民定期进行分类指导和投放监督。

  为了实现垃圾减量的目的,该镇在试点村落实一个废品回收点,定期对村民的回收垃圾进行收购;在生活垃圾中转站落实分拣员,对回收垃圾进行分拣。去年9月起,在建成区实施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工作。今年4月起,在全镇范围实施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工作。此外,结合网格化运行体系,该镇把生活垃圾分类监督指导工作纳入网格考核内容,由网格长组织志愿者定时在桶位或上门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监督指导,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开展晒图挣积分活动,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看起来是小事,却是关系整个生态环境的大事。”长河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下一步,该镇将计划引进第三方机构,探索实施“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网络+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两网融合模式,建设垃圾分类、环卫保洁、中转处置的智能环卫一体化项目,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全媒体记者 景锦 通讯员 徐祝明 谢燕彬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
习言道|山河永念,英雄归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这条江,总书记始终牵挂
等你归来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
冲上热搜!这双膝盖,看疼千万网友……
浙江要把修飞机的生意做到200亿
中国蓝观察丨浙江服务如何答好“服务全...
多场重量级展会陆续登场 浙江激发消费新...
奋战三季度 跑好下半场丨前8月浙江进出...
钱江观潮丨设计效率提升40倍,成本直降7...
“零距离”健康守护
货物洒落堵塞交通 消防员变身“搬运工”
公牛311万奖励宁大科院优秀教师
莫让“球瘾”变“赌瘾” 一男子组织赌球...
周末缓降温
900年古樟树长白蚁 网格员及时跟进处理
全市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农村新画卷
“家门口养老驿站”托起银发族稳稳的幸福
附海“新娘舅”队伍 给矛调注入温暖力量
慈溪秘色瓷年产值破5000万
新浦成为我市北部休闲运动基地
桥头文化赋能绘就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
联播+|三日两信 见证中国开放决心
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
时政微观察丨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中国担当
蓝媒热评丨“浙”里服务 向“智”而行
今年前8月浙江外贸出口增长7.7% “新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