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慈爱助黔·决胜小康”
2020年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举行
2020-10-17 13:50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昨天,“慈爱助黔·决胜小康”慈溪市2020年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在吾悦广场举行,展示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的成果,并开展镇镇结对、村企结对现场捐赠、“爱在蓝天下”助学结对、消费扶贫促销等系列活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培剑,副市长董维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严新章,市政协副主席许文东出席。

  10月17日是我国第七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我市的全国扶贫日活动以“慈爱助黔·决胜小康”为主题,旨在讲好扶贫故事,分享扶贫成果,进一步激发整合社会扶贫潜力资源参与扶贫帮扶,共同汇聚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助力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奔小康的更大合力。活动当天,尽管下着绵绵细雨,但帮助结对地区脱贫攻坚的热情高涨,相继举行了“慈爱助黔”镇镇结对、村企结对现场捐赠,扶贫协作爱心企业(组织)授牌,“爱心益百”线上捐赠,低收入农户精准扶持增收示范基地授牌等仪式,同时启动了慈溪市助力结对地区乡村振兴行动。锦堂“安兴班”学生还送上了歌曲组合《锦堂欢迎你&我在贵州等你》,用歌声表达了结对地区对慈溪人民的深切谢意。

  除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展外,现场还设“爱在蓝天下”助学结对、消费扶贫促销、中国社会扶贫网推介等活动专区。市民纷纷在消费扶贫促销区选购红心猕猴桃、薏仁米等产品,“以买代捐”参与消费扶贫,不少爱心人士还当场结对兴仁市和安龙县的贫困学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市2020年全国扶贫日系列活动还包括扶贫帮扶领域各类典型评选、消费扶贫金秋促销、社会捐赠等内容,各地各相关部门也将根据实际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以涓涓细流汇成爱心之海,以众志成城决胜脱贫攻坚。

  据悉,2018年以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助力结对地区贵州省兴仁市、安龙县先后实现脱贫摘帽,成为黔西南州第一和第二个贫困县退出县。精准实施财政援助资金项目,累计投入2.45亿元实施脱贫攻坚项目78个。产业合作全面开花,与安龙县合作共建的宁波首个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共建产业园——慈溪安龙万洋众创城顺利开园,实现入园企业14家。各领域专技人才交流和支援络绎不绝,劳务协作不断加强,“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消费扶贫行动持续深入。村企、乡镇、学校、医院、社会组织等各类基层结对活动深入,三年来社会帮扶资金(物资)达5220余万元。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这一次,听你的!用AI谱写未来之声,“...
黑米糕、梭子蟹……舌尖上的“助攻”!...
2025年浙江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衢州启动
56家浙企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 数量居...
跨境电商正进入next level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把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华时评丨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
山河铭记|地名里的抗战记忆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浙江等省市探索特色新...
“AI+服务”新业态持续吸睛 服贸会浙企...
看浙江的出口韧性
钱江观潮丨大山里,来了无人快递车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时习之丨习近平: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习近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 在伟大征程中挺膺...
看图学习丨“人民”二字是关键 总书记谈...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8日—9月...
前7个月慈溪“415X”集群营收全省第一
“家门口的书房”打造精神共富新空间
我市2025年下半年新兵起送
新浦家电内外贸一体逆势高增长
“恰遇金秋·周巷好物周”举行 本地“好...
双湖村一体化卫生室投用
网格员巧解“地界结”
酒后驾车也“接力” “患难夫妻”双获刑
“秋老虎”究竟猖狂到几时?
送医下基层 便民又暖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