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沈吟烈士的五弟看到报道后迫不及待来相见
惦记了70年,陈老终于见到烈属
2020-10-29 09:54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昨天,看到烈士沈吟的报道后,家住慈溪的五弟沈祖扬在儿子陪同下赶去看望陈成余。图为沈祖扬(中)与陈成余(左)讲述烈士沈吟的往事。 ■摄影 全媒体记者 蒋亚军

  “27日晚上我在手机上看到了关于寻找沈吟烈士家属的报道,今天早上在慈溪日报上又看到消息。我就是沈吟烈士的第五个弟弟沈祖扬。放下报纸就过来了。”

  昨天上午,记者在宗汉街道百两桥村陈成余先生家中见证了这次期盼了整整70年的相会。

  两位老人初次谋面,却有道不完的烈士故事和说不完的家国情怀。

  三哥沈吟是个英俊帅气的热血青年

  秋日上午的阳光,透过窗玻璃照在饱经沧桑的两位老人脸上,虽是初次见面,但他们却显得格外亲切。大家一起坐在圆桌边,共同回忆着关于沈吟烈士的点点滴滴。

  “我们家兄弟姐妹多,但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开明进步的人,所以我的几个哥哥姐姐后来大多走上了革命道路。”据沈祖扬老人讲述,在三哥沈吟当兵之前,他的大姐、二姐、二哥也都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三哥参军前就读于宁波三一中学,就在那里开始了地下工作,他是一个热血青年。”

  “三哥偷偷报名参军时其实还没毕业,但在政审通过后家里人还是知道了,我当时只有十来岁,很多细节记得不是太清楚,但三哥去当兵的事我还是知道的。”在沈祖扬老人的回忆里,那时的三哥皮肤白皙、朝气蓬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英俊帅气”。他还记得,在入伍后的前几个月,三哥曾给家里来过信,讲他在军营里的生活。“三哥去当兵的第二年,大概是6月份左右,二哥沈祖伦曾代表家里给三哥写过一封信,但很久没收到他的回信,后来……我们就收到了他的战友陈大哥寄来的那封信。”沈祖扬说,2006年给三哥开追思会时,会上发放的唯一详细资料就是陈成余写的关于沈吟牺牲的来信,家人都很想找到陈老。陈老在信上说自己是余姚人(1951年百两桥属余姚县),家属就托人在余姚寻找,多年未果。“看到慈溪日报上的报道后,我才知道我们住得这么近,所以一大早,我就让儿子陪着我过来了,我要当面感谢这位三哥生前的战友加挚友。”

  四个“同时”,与沈吟结下不解之缘

  陈成余老人说,他与沈吟的相处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两人的缘分可以用四个“同时”来概括。

  同时报考参军。 1950年,陈成余在白沙路小学当老师,同事拿了一份九兵团知识青年培训班的招生简章给他看,相约一起去报考。而当时在宁波三一中学读书却一心想“投笔从戎”的沈吟,也在同一时间报考了这个培训班。

  同在一个中队又同时入团。“如愿以偿穿上渴望已久的军装后,我和沈吟又一起进了20军教导团,并分配到了同一中队,还在同一时间入的团。”陈老回忆,他们所在的六中队当时成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支部,他和沈吟都很努力,积极要求进步,所以很幸运地又在同一批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同时分配到民运工作队。陈成余和沈吟一起在江苏昆山教导团上课、讨论,学习社会发展简史。期间,沈吟因为表现优异,被抽到中队连部做文书。“那是一段紧张、忙碌又自豪的日子,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直到现在,沈吟的音容笑貌都是那样的清晰。每天早锻炼后,我们都会碰个面,因为同是宁波老乡,我们会一起说说心里话,并时常相互鼓励,所以格外投缘。”陈老说,1951年,两人一起出征朝鲜后,两人又一起被分配到了民运工作队。

  “我们虽然同时分配到了民运工作队,但我们的工作却不一样,所以后来就很难再见面了。”让陈老特别遗憾的是,两人分开后不久,就传来了战友加挚友沈吟牺牲的消息。“当时在朝鲜战场上,我们都是白天潜藏,夜晚行军。但美军晚上会不断往地面发射照明弹,一排接着一排连发,那照明弹耀如白昼,我们一旦被发现,就会被他们的机枪冲锋枪扫射。沈吟就是在夜晚行军途中,被照明弹照到,腹部中弹牺牲的。”回忆起那场战争,陈老只用了四个字:“刻骨铭心”。

  在宁波樟村烈士陵园内,沈吟的衣冠冢上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9兵团20军60师178团。但在陈成余老人的回忆中,他说这个番号应该是个“误会”。陈老分析说,沈吟直至牺牲一直属于20军政治部,“他当时应该是随178团经过的路线在执行任务,所以在他牺牲后相关部门在来不及进一步核实的情况下,误以为他也是178团的战士。”好在,陈老说这些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70年后,我终于找到了挚友的亲人,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而更重要的是,时至今日,大家都还记得这位为国捐躯的烈士。”

  ■记者手记:

  宗汉街道百两桥村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陈成余想找牺牲战友沈吟家属的心愿在心里埋藏了70年。他也曾经多次找志愿者帮忙寻找,但都没有结果。记者得到消息后,聆听了陈老以及沈吟烈士的故事,很是感动,为老一辈人的爱国情怀、誓死保卫国家的信念深深振奋,决定尽全力要帮老人完成夙愿。

  通过“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团队,得知沈吟又名沈祖訚,宁波市江东区东胜街道人。记者从网络平台查询到,1993年政协宁波市委员会刊发过一篇题为《恂恂儒雅功纪解放——记沈曼卿先生》一文,文章中提到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沈先生鼓励其第三子沈祖訚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1951年壮烈牺牲于朝鲜战场上,授予革命烈士之称号。其中沈家开药房、姓名、牺牲年份,这些要素都与陈老的记忆相符,初步确定沈吟的父亲叫沈曼卿。

  记者又联系了东胜街道,寻找沈吟家属。还多方询问想找到该文的作者,他应该知道沈家后人所在,却得知作者已过世的消息。文章中还提到沈曼卿与天一阁也颇有渊源,记者咨询了天一阁工作人员,也未找到沈吟亲人的联系方式。

  正当寻找陷入困境,沈吟烈士最小的弟弟沈祖绵看到媒体的报道后主动前来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帮陈老找到了想见的人。沈祖绵也答应近期一定会来慈溪看望陈老。

  更没想到的是,沈吟烈士还有一位五弟沈祖扬,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来慈溪后,就定居在了慈溪。身在慈溪的他得知消息后,一刻也等不了,就想马上见到陈老,才有了这次期盼已久的相会。■全媒体记者 李佳珊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主播说联播 | 总书记的这封回信,振奋人...
习近平主席贺信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
人民领袖|习近平的“川海”之喻
学习手记 | 一粒种子的分量
壹视界·微视频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
时政微观察丨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杭州这支队伍破万,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
浙江省暑期促消费七大行动干货满满 这个...
中国蓝观察丨在“浙”通全球!2025全球...
浙江平台经济的新筹码
文润之江丨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推动浙江文...
@高考生 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出啦!这些签...
澜湄驻华大使“沉浸式”体验西藏文化 共...
西藏斯定咔村:高原湖畔的美丽蝶变
援疆风景线丨辽宁医疗援疆守护塔城群众健康
桃花源里话幸福
“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外部威胁”巴西各界...
漫评美国“大而美”法案:“债务炸弹”
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反噬自身 美咖啡橙汁...
创新政党制度、引领脱贫攻坚,中国共产...
俄罗斯学者:中国和平崛起促进周边繁荣 ...
东西问|魏家祥:以文明对话追求人类幸福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 共促文...
@高考生 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出啦!这些签...
“90”后告诉90后:什么是冲锋
图表丨这些情况容易中暑!警惕这几类“...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华桂明:甘作“音乐...
“这辈子能为国家尽一份力,值了!”(...
乘“数”而起——天津培育数字经济发展...
文化中国行丨“绣”出国际范儿 苏州高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