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我国一年两次征兵的第一年,今秋我市160名热血男儿又将踏上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新征程。本报与市人武部合作,选取部分典型代表,在“国防先锋”专栏中分三次作专题报道。
研究生当兵,飞得更高更远
慈溪史上首位研究生立志当兵。徐锴泽,这位匡堰樟树村青年毕业于丽水学院小学教学专业,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已学理论专业知识一年,还有一年半是社会实践活动。
谈到这一新选择,徐锴泽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父亲徐银煊当兵基因的影响,更取决于服从新时代高科技建军发展大局,接受祖国挑选!”练硬翅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时刻准备飞得更高更远。徐锴泽大学时已入党,这次响应国家大学生当兵的号召,第一志愿希望在军营有所作为。如不能如愿,他将回家乡选择考公务员、当教师等,奉献美好青春年华。
二代从军,更多人生选择
周巷青年王鹤谚今年从浙江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毕业,当熟知的人们以为他会继续深造或回家接班成为“创二代”时,他却选择当起“兵二代”。
王鹤谚父亲王海儿曾在江苏江阴当兵三年,现办小家电企业,生产电熨斗、空气炸锅等。父亲经常带他参观部队军营、慰问军人,使他十分向往军队集体生活:“特别是大四时体重超标,更是多了对军营生活的几份期待。我想通过部队锻炼,做一个专业知识+健全体魄+坚强意志品质的全面发展者,服务社会。”王海儿十分赞同王鹤谚的不凡选择:“他今年才22周岁,相信经过部队大熔炉的磨炼将健全人格,我们对他更加放心,他会成就更大的事业。”
兵三代投笔从戎,立志报国奉献
“真有兵基因,想不到大学本科刚读大二就选择了当兵!”宗汉街道人武部负责人如此点赞茅庆荣的选择。
茅庆荣是江西财经大学学生。爷爷茅章盛是福建兵。父亲茅科军是上海城市兵,1999年退役回家学得一手技术活,现在杭州湾新区一家上市公司当技术骨干。茅章盛、茅科军父子俩对茅庆荣一样的支持、一样的叮嘱、一样的勉励:要能吃苦,刻苦训练;要服从班长连长的领导,当先锋多立功;要努力读书,争取考上理想的军校。
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胡烨婷 褚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