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区》农民画是刚刚创作的,打算明年初去参加全国性的画展。”日前,在桥头丰潭村的一座民宅内,农民画家余海君指着一幅农民画作品说道。在他的二楼画室里,到处摆放着不同时期创作的农民画,连墙壁上也挂满了风格不一的画作,整个房间显得错落有致,富有意境。
说起农民画,还要从余海君小时候说起。现年45岁的余海君从小喜欢画画,深得老师喜爱,经常帮老师给同学上美术课、批改美术作业。然而,小时候的余海君体质不好,家庭经济条件也是急转直下,初中没毕业便辍学打工。但余海君打工之余没放弃画画,并把打工赚来的钱投入到画画中。久而久之,余海君的画技在自学中也有了长足的长进。
1992年,余海君开始专职创作农民画,至今已经画了30年。随着时间的沉淀,绘画造诣也越来越深,其画作深受国内外爱画之人喜欢,经常被人买去用作收藏。30年来,余海君创作的农民画在全国各地展览中获奖无数。
“农民画很多题材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也有讲述慈溪地区旧时的一些农事、风俗。”余海君介绍说,《天地悠悠》介绍的是小时候给他人放牛的场景,《十里红妆》介绍的是过去宁绍地区的婚嫁习俗,《远去的文明》《回娘家》展现的是旧时农村地区流行的一些风俗,《建党一百周年》介绍的是慈溪的青瓷、围垦、移民、慈孝四大地域文化……
从没系统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余海君,现在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这些年来,余海君创作的农民画风格内容也一直在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余海君说,他是一名党员,已有20余年党龄,如今创作的作品更是紧跟党的步伐,经常了解政府部门的最新政策,然后结合慈溪当地的风土人情、旧时农事、乡村建设、本土文化等,创作具有慈溪特色、富有正能量的作品。
“从小就知道农民画,那时候觉得太简单了,还一度看不上它,没想到最后成为了养家糊口的工作。”说起画农民画的好处时,余海君连连说作品可以变现,几千上万元,甚至一二十万元的都有,是一家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画让他们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尤其这五年来,创作的作品质量提高了不少,买画的人也比以往多了。”说起近五年来的变化,余海君娓娓道来,这段时间创作的作品很多都是宣传党的政策,内容从最多跑一次、精准扶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勤俭节约,到现在的抗疫防疫、三孩生育政策、双减政策、共同富裕示范区,无不体现着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从画中也可以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富裕。
余海君创作的农民画不仅向外展示慈溪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对外宣传慈溪新农村建设的一面镜子,更有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慈溪旅游,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余海君说,在他的画中,慈溪的乡村这几年建设得越发漂亮,鸣鹤古镇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一些农家乐生意也很火爆,还有现代农业园区的农旅结合,是新型的乡村经济。
在余海君看来,创作农民画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更要牢牢跟着党的步伐,他会持之以恒地画下去,将慈溪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让更多人知道。
全媒体记者 戎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