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新春走基层 > 2022年

留慈过年的夫妇俩当起了志愿者 手制炒面温暖70余位老人心
2022-02-07 09:42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喷香的猪肉丝与新鲜的青菜、胡萝卜、鸡蛋等搭配到位,再加入手工面条翻炒至柔韧有劲,最后淋上几滴酱油,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炒面就出锅了。大年初三,掌起镇的曾国强、叶衍钗夫妇足足忙活了一下午,赶着把70余份现炒的长寿面和敬老爱老的心意,一起送到掌起镇阳光托养中心和陈家村百岁老人的手中。

  曾国强、叶衍钗夫妇来自温州苍南,2009年,夫妻二人携两个女儿和父母来到掌起安家,并在该镇彰河公园附近开了一家大排档。平日里,曾国强与妻子的热情好客和店里的特色菜吸引了不少慈溪美食爱好者前来“探店”。可以说在慈溪这个第二故乡,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安稳又幸福。

  春节前夕,一家老小商量着是否要回温州过年,“在慈溪过年挺好,家的味道也很浓。”“减少流动也可以帮助疫情防控更好落实,过阵子错峰回家也很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致决定留在掌起过新年。

  打算留下来后,曾国强、叶衍钗夫妇没有闲着,早早就开始策划要给村里的老人们送温暖。“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光是给老人们拜大年,也是给孩子们立榜样。”曾国强和爱人商量后,决定在大年初三这天,将手制的炒面和订购的“福”字围巾,送到老人们手中。

  “这个炒面做得好,我能吃上一大盒。”“感谢好心人记得我们,这个年过得真热闹!”“这么漂亮的红色围巾,衬得我年轻了好几岁!”……在该镇阳光托养中心,70多位留中心过年的老人们收到来自曾国强、叶衍钗夫妇的“年货”后,纷纷品尝起热乎乎的炒面,还互相替对方围上了印有“福”字的蚕丝棉制围巾。“这对夫妻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们养老事业,多次联系我想要提供帮助,真要好好谢谢他们的善意,让老人们过上了一个开心暖心的年。”该中心负责人邹黎明告诉记者。

  此次给老人们送年货仅仅是夫妻俩热心公益的一个缩影。去年底,他俩在大排档煮鸡蛋、炒年糕,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给龙山防疫卡点工作人员送宵夜的故事,温暖了许多网友的心。“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只要你伸出援手就能让社会变得更好的时刻,我们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不足挂齿。”曾国强笑着说。

  全媒体记者 胡格格 通讯员 王雪枫

   责任编辑戎畏畏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挥拍角逐 “匹”出精彩
秋日乐游园
“万能”文明为底色 推动发展呈亮色
胜山“我教你敲幸福鼓”激活乡村文化新活力
两千万水利投入为四万亩良田“解渴”
新浦织密 “海塘监管一件事”执法网
附海“溪上稻乡”奏响农文旅融合振兴曲
一场音乐节与一座城市的回响
“烟火气”邂逅“智造力” 观海卫好物周...
5700吨“钢铁骨架”支架搭设完成
残疾人采风团 用镜头定格秋日美景
“新山计划”走进任佳溪古道 “无痕户外...
“文明印迹·宁波20年”微展温情启幕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打造亚太可...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
时政纪录片丨共谱亚太发展新篇章——习...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10月27日—1...
近镜头 | 习主席韩国之行,向世界讲述这...
记者手记|时代大潮中的远见和担当
未来手机或能“闻”气味?杭州“人工嗅...
5条特色路线!带你从从容容逛“互联网之...
今天,我们如何从和合文化中寻找“养分”?
谁是浙江三季度“显眼包”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
幸会中国 | 走进西溪湿地,漫步“市内桃...
热解读|亚太拉手 链接未来
视频画报|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全聚焦
未来手机或能“闻”气味?杭州“人工嗅...
5条特色路线!带你从从容容逛“互联网之...
今天,我们如何从和合文化中寻找“养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